第六屆「澳門大學生商業知識競賽」早前完滿結束,8間大專院校共15支參賽隊伍大鬥智,最終由「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A隊」力壓其他對手蟬聯冠軍,想知佢哋嘅致勝秘訣就快啲click入去學嘢啦!
一班學生坐在一起談人生理想:「我很想做歌手,我喜歡唱歌」;「我想以個人影響其他人,做老師能夠實現我的夢想」;「我想做心理醫生,朋友有困難都幫他們」。要幫助學生們實現理想,學校需要有甚麼硬件?
夕陽西下很美麗,當你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有否想過一樣能夠活得精彩? 老友記參加「刺激」的「殯儀館自遊行」,去殯儀館看看棺木、到墓地了解日後「長眠」的地方,都讓他們對死亡有新體會,令人生最後一程更完美。
30位本澳青年到山東展開歷史文化體驗之旅,參觀名勝古跡的同時,亦不忘發掘兩地的共通點,並藉此探索值得澳門借鏡之處,將學到的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中。
99歲的歐漢琛,每天仍堅持在診所坐鎮。他由幫助父親打理煙草生意,到全情投入戒煙事業;由40年前不敢明目張膽地宣傳戒煙,到今天社會上開始認識到吸煙的壞處,讓我們一齊聽聽這位近百歲老人細說當年的故事!
青春就是揮灑汗水、天馬行空地探索夢想的年紀,中華青年進步協會參與千人計劃來到南京和常州,把握機會走訪文化、旅遊、科創多個範疇的企業,與當地創業青年交流創業之路的艱辛,與其坐在家裡自行「腦震盪」,不如跟中華青年進步協會一班青年去江蘇取經,去片!
如果你是讀書迷,一提起「陸奧雷」的名字,相信你並不會陌生。這位在澳門土生土長的八十後作家,透過筆桿記錄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人與事,究竟這位理科生,又怎會變成作家呢?
本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副主席鍾怡及委員區榮智接受澳亞衛視節目──【澳門‧共享繁榮】訪問,透過節目讓市民瞭解基金會2016年的工作成果,拉近基金會與廣大市民的距離。
別以為手作品都比較粗糙,不論是木製模型、建築模型,還是3D打印模型,都能精美得令你驚呼!澳門科技大學的「金木工設計實驗室」,提供齊全領先的加工設備,讓學生將心中所想變成實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