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評判袁紹珊的評審感言

在互聯網世代,我們獲取資訊的路線圖乃至世界觀,越來越被網上群組、意見領袖和針對式傳銷所塑造。每個人都能在社交平台上輕易發表感受和偉論,不去了解就急著表態。你若上網搜索關於“故鄉”的文章,人工智能很可能向你推送魯迅的《故鄉》和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大家又一窩蜂去寫,像內地某個書評網站上,單單是《城南舊事》的“讀後感” 就超過四萬篇。一方面眾聲喧嘩,一方面高度趨同。

 

在這樣的背景下,你的讀後感,憑甚麼比別人更重要?你喜歡不喜歡某篇文章某本書,與我何干?

 

選題立意、佈局修辭,都很重要,但最關鍵的,是把單純的“主觀感受”,變成有共鳴的“客觀分析”。讀後感,不是“喜歡不喜歡”的選擇題,而是論述題。要是只“感”不“想”,日子久了,就會變成唯我獨專的自說自話。

 

這次評選的作品中,有不少讓人眼前一亮,教人欣喜,可惜大部分作品有兩大通病──一是“過度的借題發揮”,除了題目略提所讀之書以外,通篇放飛自我,談童年回憶,談私人感情,談故鄉風貌,談家族滋味,就是不提對所讀作品的看法,把讀後感當作抒情散文來寫,甚至把讀後感當作社交平台的按讚或憤怒符號。另一通病,是“濫情的人云亦云”,言故鄉必深愛,言故鄉情則通篇感嘆號,千人一面,讓人過目即忘。

 

“讀後感”是帶有評論性的應用文類,是建基在另一作品上的作品,對文采和創作技巧的發揮有一定的掣肘,所以思想性在此更顯重要,尤其在比賽中,當一百篇“我對《故鄉》/《城南舊事》的感覺”堆在你面前的時候,評判會更渴望看到你怎麼“想”、思考、切入、評價。作為一種更直接的世界觀的呈現,好的“讀後感”,是讓人讀完以後,對原著更為了解,更為好奇──好奇它是否真的有那麼好,或真的有那麼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