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組收到的參賽作品來看,今年的成果是讓人鼓舞的,一個是同學們對主題“城市記憶”的把握,他們大量的書寫澳門;另一個是他們的選書,他們大量地閱讀澳門的本土作品。作為澳門的一位文化工作者,我首先要向參賽的各位同學、他們的指導老師和學校致以感謝。
粗略統計一下這次收到初中組參賽同學所寫到的作品,澳門出版的書籍佔了絕大部份,其中有64篇寫的是有關澳門歷史、地理、建築和各行各業的知識叢書;38篇寫的是本地作家的專集;28篇寫的是澳門文學的選集。連同土生文學作品在內,這列書單裡頭就有很多澳門的知名研究者、作家和詩人。從這一點來說,澳門知識叢書、澳門文學叢書、年度的澳門文學作品選以及作為中學生課外讀物的《書寫我城》澳門文學選集等出版物,實際上亦彰顯了他們承載“澳門記憶”的重要價值。因為,本土文化和風物誌類書籍被廣泛地閱讀,對於讓年輕一代理解“澳門從哪裡來、現在身處甚麼地方、未來要去到哪裡”的問題,確實提供了相當多的線索。而這也是本屆我們把主題設為“城市記憶”的其中一個初衷。
我們希望年輕人透過讀後感比賽的契機,來閱讀一些和自己城市有關的書籍,讓他們有機會和澳門的歷史、文化和文學等有進一步的接觸和瞭解,我們想啟發年輕人一起來思考,讓他們有機會重新發現養活我們的城市,回憶起自己所處時代的澳門、他們的童年。我認為,這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方式。而這些年來,澳門文化的有心人都在這件事情上努力,比如在座澳門基金會和澳門日報的各位領導對本地文化、文學和出版等的支持。讀後感徵文的整個系列活動,其實也在通往傳承記憶這一目標。
對於參賽的讀後感,應該說我們都看到了同學們努力地從書本中發掘出澳門人的歷史和文化,分享了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所認識的舊時的澳門,這方面的文章數量非常多,也寫得相當好,不少也有他們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體會。然而,對於書寫他們自己這一代的經歷,實際結合他們自己身處時代的讀後感,數量卻相對偏少。文章是透過讀與寫進行的溝通過程,我內心是希望多聽聽新生代對於我們這個城市的新想法、新見解的。
至於就徵文比賽而言,同學若想更上一層樓,或者取得更好成績,多讀多練多參考也是相當重要的。就像過去我們考大學入學試前,都會先主動找歷年的試題來操練和參考,打基礎是個非常重要過程。你們往後可能還有機會參賽好幾次,這裡就不妨多說一些。畢竟,寫出好文章也許沒有甚麼公式或法則可依循,但寫出合格的作品、特別是讀後感,還是有一定的框架可以參考。
過去我們沒有大家現在那麼多的資源,沒辦法參考以前學長學姐的得獎作品,沒有機會從各屆評審的口中參透如何寫出一篇好的讀後感,而現在,澳門基金會已經為讀後感徵文比賽開通了專屬網頁,大家如果還想寫得更好,是值得去讀一讀過去歷屆的優秀作品和講話稿。因為我發現,很多寫讀後感的通病,十多年前評審老師說過的問題,到今天很多同學仍然在犯。比如第八屆高中組評審陳業東老師提出的五個寫讀後感的要點,就很值得大家參考,你們會在這網站裡面找到很多能幫助自己進步和成長的材料的。
當然,以初中生來說,其實大家已寫得相當好,上面說的,只是鼓勵大家要寫得更好、希望大家變得更加優秀。事實上,有些同學的作品也許這次並沒有得獎,但我還是建議他們重新把文章修好後拿去投稿,因為他們的介紹,的確讓我有了想把書找出來看的衝動。不少文章本身就是很精彩的書介,這些讀後感都是推動澳門書刊被關注、被閱讀的重要橋樑。而假以時日,到同學們升上高中,對這個城市有了更多的接觸和洞察,我相信大家的文章還會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所以,在此我更要鄭重呼籲所有得獎和沒有得獎的同學,希望大家堅持寫作,努力寫下你們這代人心中的澳門。時代走得太快,世界變化太多,也許以後你們便會發現,這些文章就是對一個城市、就是對你們自己的一份非常重要的記錄了。大家加油!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