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冠軍 韓冷 我的故鄉情──《巴金自傳》讀後感

初中組 冠軍

 

我的故鄉情──《巴金自傳》讀後感

培正中學 韓冷

 

我想,要透徹地了解一個像巴金這樣的作家,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如普通的名人想寫本自傳,定會把自己認為可被收錄的有價值的經歷,全都放在一本書裡,但巴金是個例外。

有時作者,會因一件事的前因後果,便不再在另一作品裡提及。他只會說,「因此事已在什麼地方說過便不在此加以贅述」。所以讀者困惑,也是常有的事。更何況這本書,是編者擷取巴金先生的不同作品結合而成。這本書雖然略顯乏味,有些地方如流水帳,但人們絕對可以從中粗略地認識,巴金先生和他的寫作動機,還有他的一些思想和自己生平與作品的聯繫。

在我認為,故鄉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可給予人歸屬感的地方,可讓人擁有安全感的地方。

巴金差不多一生都在漂泊,好不容易晚年才安定下來,卻落下一身的毛病。他剛在人世的十多年,大多數時間都住在成都。當然,人們可以把成都當成他的故鄉。可在他離開成都前往上海時,他幾乎沒有任何留戀,他稱之為「逃離封建的陰影」。到了法國,卻思念著故國。最後終於回來了,又遭受了十年的磨難。暫且不說成都,就算是中國,雖然巴金愛中國人,但在我覺得,在先生的潛意識裡,他沒有過歸屬感。連和他相濡以沫的夫人也早已離世,又有何歸屬感和安全感能言。

我的祖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漂流,上至我已知範圍內的的太爺、外公外婆,下至我的父親母親。在我的骨子裡、基因裡,根本無法寫明我的故鄉、我的歸屬感到底在哪裡。我不知道其他對於我來說有故鄉的人是不是對自己的故鄉有一種親切感,反正我是沒有。如要按地方來說,在我已知範圍內便有至少五個故鄉。我不覺得我愛這些地方,連收容我家人的、以致我在此地出生的澳門,我對此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也有,我也愛這裡,只不過很少感覺)。當然我很感恩這個地方收留了我們。

說來也怪,每次我都喜歡搞點不一樣的。在人老老實實地讚美一個故鄉的風土人情、美麗等等時,我便說我沒有人們口中所謂的故鄉的情誼。我不愛說假話,況且如果所有東西,都是一成不變的話,就太死板了。在書裡,我明白了巴金先生在閱讀中找到了樂趣,在寫作中的抒發情感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歸屬感。因此,他的生活有了意義,他也有了奮鬥的目標。他活在文字的世界裡,文字就是他的故鄉。

我當然也是熱愛文學的人,也覺得文字是世界上最能表達感情的工具。但相比起文字所帶來的享受、煎熬、痛苦、哀樂等等,我更喜歡視覺和聽覺一起帶來的衝擊。我喜歡看電影,也喜歡創作電影的過程。雖然我看的不多,但每每在好的電影裡,都會讓我找到歸屬感,找到早已我失去的熱情,令我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這樣的過程,能讓自己心靈空虛的地方不再空虛,生活也不再感到乏味。因此,巴金讓我,也想成為創作藝術的一員。

我知道,我是不可能和巴金先生相提並論的。但我認為,如要用地方來確定我們的故鄉,就算有,我們也難以在這些地方裡,找到歸屬感,這個既奇妙又細微,但會讓人對事物產生親切感的歸屬感。但要說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或者更具體的說,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家」?其實只要我們熱愛的,就是我們的「家」。

 

 

閱讀書籍:《巴金自傳》

作  者:巴金

出  版 社:江蘇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