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冠軍
《熊鎮》讀後感──引以為“澳”的故鄉情
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 黎家俊
“我們是熊,我們是熊,來自熊鎮的熊!”
故事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國度中,一個偏遠落寞、日暮窮途的小鎮。儘管小鎮的經濟每況愈下,外人都認為這座苟延殘喘的小鎮遲早為森林所吞噬,鎮民們依舊相信能透過鎮上代代相傳的“冰球”復興從前的雄風。
鎮民們不愛舉辦盛大的派對,也不胡亂挑起與別人的爭端,他們沒有能豐衣足食的天然資源,也沒有欣欣向榮的產業。在冰天雪地裡,他們默默地工作著、對抗著大自然。但嚴冬之中,他們仍抱著熾熱的期待:小鎮上天賦異禀的少年們,他們總能於冰球場上為熊鎮帶回失落已久的榮耀。因此,每次的冰球比賽鎮民們都齊聚觀眾席上,興奮地唱著“我們是熊,來自熊鎮的熊”,唱出一切期盼,唱出那份源於故鄉的期盼。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到現在身處的這座滿載希望的小城──澳門。
相較於上海、紐約等等的大都市,澳門實在小之又小。向珠海買來的電力、來自西江的食水供應、填海得來的土地,四周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說明著這片土地資源的貧乏。擁擠的大廈、人山人海的街道、水洩不通的馬路,四處都是這樣的“景色”,連看上一眼整片藍天也是奢望,更甭提在街道間舒適休閒地閒逛,這座城市彷彿生來就不是為了讓人細味它帶來的樂趣,而是勞累地奔波度過每一天。
還記得我小時候常向父母抱怨:“澳門好小啊!沒有刺激的主題樂園,也沒有好玩的大型活動,每年都看著差不多的景色,和隔壁香港差太遠了!”確實,聽過親戚們四處遊歷歸來的感想後,我對這座狹小的城市添上了好些不耐煩,“故鄉情”是沒什麼了,反而想到處闖練一番的“異鄉情”倒是在心中蠢蠢欲動著。“長大後一定不要呆在這裡”當時稚嫩的我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定。
然而正是這麼一座封閉的城市,我後來發現其內在卻非外表般單調膚淺,或者說,這座小城也有美,也有其內涵。
2017年,超級颶風“天鴿”席捲全澳。風雨過後街上一片狼藉,破碎的玻璃、髒亂的垃圾遍布四周。正當我以為這座忙碌浮躁的城市終於要“關機休息”一兩天時,映入眼簾的卻是自發拿起掃把到街上清理垃圾、主動擔起把救濟用的糧食送到獨居老人家中的工作的市民們。
在那瞬間,這些本可以在家裡翹起二郎腿,喝著咖啡等待清潔工和政府員工來服務大眾的市民,身上似乎散發著可敬的光芒。不是炫彩奪目的霓虹燈,也不是燦爛耀眼的閃光燈,而是不起眼、不招搖,卻依舊照亮這片夜空的點點星光。
“我們熊鎮人堅毅而沉默地活著,對抗著這片寒風刺骨的森林。”
從此以後,我對這個孕育我長大的城市多了些敬佩。我也開始試著留意曾被我忽視的一點一滴:替徬徨的少女付車資的群眾、為丟失鑰匙的少年而俯身幫忙尋找的過路人、領著迷路哭泣的小孩到警察局的陌生人……我發現這片土地藏著太多太多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寶藏。小城人做事不為引起注目,所以這份美好便悄悄存於這個會被忽略的角落裡,誰也不主動提起,不主動誇耀,僅是默契地一起生活著,共存於這片和諧的土地上。
於是,當別人問起我的故鄉時,我的回答不再是“沒啦,澳門而已,很無聊的”“就香港旁邊啊,沒什麼特別的”,而是用這麼兩個形容詞“沉默寡言、剛毅木納”,即使到了國外旅行,無論再怎麼鮮美的佳餚、秀麗的風景,少了那份堅毅的“內涵”我總覺得缺了點什麼,肉體滿足了,心靈卻空虛著。
我深愛著這片土地,深愛著這片靜靜地記錄著我成長痕跡的家園。
然而,美妙與完美是迥然不同的詞彙。
“熊鎮是安靜的,它的爆發在一個夜晚,當一個女孩的襯衫被撕破,一枚鈕扣掉到了地上。
故事的轉捩點在一個冰球金牌隊員強暴了鎮上一名女孩的晚上。女孩報案後,非但沒有等到安慰,反而要面對排出倒海而來的質疑和抗議:“肯定是她勾引了他!”“我們冰球隊團結一心,肯定不會被這些陰謀打敗!”“把我的兒子還來,把我們鎮的未來還來!”
女孩在學校受到的霸凌、女孩家長在討論會上遭遇的圍攻,故事的情節狠狠地揪住我的心頭。站在罪惡背後的,不是天生的邪惡,而是所謂的故鄉情。
正如子女對母親的愛一般,我們對故鄉的感情可以濃烈,但不能盲目。縱容只是情,而不是愛。
“一名本澳女子在街上遺失一張餘額約有60.5澳門元的澳門通後,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發現澳門通出現四筆消費記錄,遂報案處理。警方隨後鎖定一名本澳女子身份,她承認拾獲該澳門通後曾充值使用,現時被警方以拾遺不報罪移送檢察院跟進。
乍看之下是教訓大家不要貪小便宜的新聞,我卻在回覆欄看到為數不少的留言這樣說著:“為了六十多塊耗費警力”“太沒人性!為了這點小錢害別人留案底了”“一點小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就好了?”
最諷刺的是有這麼一則留言:“做事有點人情味吧!大家都是澳門人,為什麼要這樣害人不利己呢?”
那一剎那,“熊鎮”和“澳門”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在我眼中卻變得毫無二致。兩個城鎮,不同次元、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卻都以“對家鄉的感情”掩蓋著種種惡行與不公。
“無上限超支的輕軌系統,通車後半天不到便停止運行維修”,怎麼老報些負面新聞?這點小事大家包容包容吧!“澳門議員促政府打擊水貨客滋擾北區問題”,怎麼趕盡殺絶啊!他們不能靠水貨賺錢難道你養他們嗎?
我理解人們希望藉包容和關懷減少社會間的摩擦,畢竟誰希望這片和諧安寧的氛闊被撕裂呢?但倘若每一次人的錯誤都被寬容,法律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呢?每一次政府的錯誤都不能受到質疑,社會又如何進步呢?這一次關閘附近堆積如山的水貨紙箱包裝被容忍、無視,下一次被堆起來誰知道會是什麼呢?
對故鄉的情懷固然合理,但不代表情感可以扭曲法律,同情可以取代公義。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教導做事要公平公正、客觀冷靜,才不會作出錯誤的判斷,怎麼到了社會反而情感才是決定對錯的準則?感情可以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燃料,但絕不應成為蒙蔽人們雙眼的布條。
我熱愛這片土地、這座小城、這個故鄉,也正因如此我希望我們的聲音不再只是片面膚淺的讚頌和慰藉,也希望大家認定的“好”不再只是包容和沉默,剛毅不一定是寂靜,正如使路面平坦的方法不是閉上眼睛,而是一起鏟泥補上坑洞。有些問題真的只能在討論、磨合後才能解決,若因困境的解決方法太過複雜而放棄共識,這樣的社會比起和諧,我認為更應稱為冷漠吧。
正因為深愛著這座城市,所以我們才更應正視此時此地的問題,替這座稍稍偏離正軌的城市糾正航線。
《熊鎮》的最後,儘管女孩敗訴了,學校裡也有同學悄悄幫她擦掉儲物櫃上辱罵的字眼,鎖上也有居民在偏僻的酒吧裡,舉杯讚賞女孩的母親為了女兒對抗全鎮的舉動。迷惘的烏雲下,光芒顯得更是璀燦。
於是,女孩走過去了、一切都過去了。漸漸地,在互相諒解、放下仇恨的希望中,緊接而來是向前邁步的《熊鎮2》,記載小鎮新的旅程,譜下新的篇章,收穫新的成長。儘管星移斗轉,依舊情深意長。
那“澳門”這個悠長的故事,迎來的究竟是續集還是結局,我們拭目以待。
閱讀書籍:《熊鎮》
作 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