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季軍 馮曉盈 讀《澳門漁家這一代》有感──逐漸沉沒的星辰

初中組 季軍

 

讀《澳門漁家這一代》有感──逐漸沉沒的星辰

教業中學 馮曉盈

 

 看著星空上的繁星點點,看著遠處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再看看身後破舊的路環舊船廠區,不禁徒然生出一股蕭瑟之意。看著舊船廠,我想到了一本書-------《澳門漁家這一代》。

這本書中寫的是舊船廠在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時的盛況。在那時,漁民想要造新船起碼要排隊三個月,出名船廠甚至要等大半年至一年。船廠在白天相當熱鬧,工人們搬運木材和其他造船必須材料的貨車,經常在小路穿梭。電炮的光亮,鋸木的聲音更是由開工至收工亮個、響個不停。如今,卻……看著我身後那破破爛爛,脫皮掉骨的舊船廠,再也不復當年的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它,就像一顆沒落的星辰,逐漸被時光掩蓋,失去它的光芒。雖然它的整體的模樣還在,但是早已在時光的沉澱中變得殘破不堪。

是什麼,使得這一顆光芒四射的星辰變得暗啞無光?我們,還有機會,去挽救這顆即將墮落的星辰嗎?

舊船廠逐漸地破落,是有原因的。其中,主要原因是造船價高和工序複雜。因為船是用木造的,而木的價格隨著樹木的減少變得昂貴,那麼,現代的船就自自然然的替代了以前的木船。就好像作者在《我們漁家這一代》中所說的一樣:「我爸爸在1982年於路環荔枝碗建造了另一艘蝦艇,價值80多萬元,其中木材費用三十多萬元。」木材費用之貴,從中可見一斑。還有的,是工序複雜,導致造船時間長。這本書中所說的造一艘船的時間,是平均個半月。這使得舊船廠的發展遠遠慢於現代船廠。正是因為這樣,這一顆耀眼的星辰才被時間所遮掩。

雖然舊船廠退出了世界的舞臺,但是,只要將它合理活化,它就會變成澳門的無價之寶。它只是被時光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只要用心擦拭,它一定會重新變得光彩奪目,在遊人的足跡中閃耀出獨特的光芒。

記得曾經有一個澳門文化道路設計比賽,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瞭解澳門漁村的歷史古跡,其中,就提到了舊船廠。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是知道路環舊船廠的,更不用說瞭解它了。所以,這個比賽變得別具意義。比賽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贏得名次,而是為了瞭解澳門漁村的歷史,舊船廠的歷史,這些,是在課堂上學不了的。活化舊船廠,就是活化澳門漁村的歷史。而舊船廠,對以前的澳門漁村來說,是別具意義的存在。

除了設計比賽,澳門日報也曾經報道過相關的事件。澳門日報希望通過這篇報道,來呼籲保護舊船廠,保護它所代表的精神,保護它背後不為人知的歷史。舊船廠伴隨這澳門長大,記錄了澳門的風風雨雨。他背後所隱含的含義,引人深思。這篇報道還列舉出幾項可參考的選擇,可以讓舊船廠可持續的發展下去。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它,瞭解它,並且保護它,是它將來的使命。雖然它的造船不再興盛,但是它以另一種方式而長存在澳門,其實,這也是它的另一種發展。

而讓它被人們所認識,瞭解,保護,就是我們的任務。舊船廠是不會自己給自己進行保育的,它需要我們去發掘,展現本屬於它的光芒。它的光芒一定會光彩奪目,閃亮在人們的心中。

只要我們保護好舊船廠,它的光芒是永遠不會沒落的,並且還會永遠地閃耀在路環的星空中。

 

 

書名:《澳門漁家這一代》 

作者:陳明金

出版社:同趣文藝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