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學校中學部 蕭敏艷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徬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這幾句動人的歌詞,相信每一位華人都非常熟悉,而這首《光輝歲月》就是香港著名樂團Beyond向南非的自由戰士曼德拉致敬的一首歌曲。小時候的我只把《光輝歲月》當作一首普通的樂曲,但由2013年12月5日開始,我終於明白這首歌的真正義意……這一天,正是曼德拉逝世的日子,曼德拉逝世舉世哀慟,新聞也鋪天蓋地而來,講述了他的生平事蹟,而我也因此對這名聞名於世的人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讀了這本《打不倒的自由戰士-曼德拉》更讓我從感興趣變成了由衷的感動,原來真的有人可以做到“不可為而為之”,就因為他的努力不懈,本以為世世代代只生活在黑暗的人們,在他的帶領下終於看到了曙光。
書中告訴我,曼德拉的一生充滿了苦難,最讓我感動的是他那二十七年的勞獄生涯。相信絕大部份的人即使有多堅強的心態也好,於這艱辛的歲月裏都會消磨殆盡。但曼德拉卻並非如此,這段時間讓他更堅強,更堅定自己的意志,更相信自己的信念,“人生最大的榮耀並不在於從不跌倒,而在於每一次跌倒後的爬起”,於苦難中,他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激勵自己。
曼德拉於一九一八年七月出生在南非特蘭斯凱,他的一生都在為終結種族隔離制度和自由而戰鬥,甚至放棄了酋長繼承人的資格,“絕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名族解放事業”。他在約翰內斯堡先後獲得了南非大學文學士和維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成為律師後的他更加勇敢、努力的為黑人同胞爭取更多的平等,還參加了當時的一個為爭取黑人及有色人種投票的組織--非洲人國民大會。他不僅擔任過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主席還多次組織非國大成員積極參與反抗歧視種族的活動,卻也因此被政府多次以各種罪名追捕,和家人聚少離多。
之後他創辦了第一隻非洲國民大會的武裝組織--民族之矛,成為了民族之矛的領袖。在當時他領導了蔑視運動,呼籲黑人們突破不合理的法案,用群眾運動對抗當局的不平等待遇和種族歧視,爭取自由和平等。南非政府也因此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被判處終身監禁。即使是這樣也未動搖過曼德拉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一九九九年,曼德拉重獲自由。在監獄里度過了長達二十七年的服刑生活,在政府嚴厲的打壓下他沒有想過放棄;在幾十年被不允許見親人的情況下他沒有選擇放棄;在失去至親愛人的情況下他依舊堅持。他的執著讓我為之歎服和敬仰。出獄后,他依舊以一名自由戰士的身份在為民主和自由而戰鬥。在經過與南非政府的多次協商和調解,終於在自由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他更成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堅持”、“永不放棄”這些話語每個人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速食”社會,什麼都要快,一見苗頭不對,就立即見風轉舵,別說“堅持”,連“維持”都很少,這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是多大的遺憾啊!
以前的我也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放棄,只要稍有困難就想逃避,想放棄,但曼德拉卻讓我明白到只有堅持才能在人生中開出最美麗的花朵,以前的我眼睁睁看著多少機會白白流走,就是因為我的不堅持,曼德拉教會我堅持的重要性。
曼德拉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為追求自由平等奉獻了他的一生,我在曼德拉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輝,除了他達成了許多人都無法堅持下去的信念之外,我還看到了他對人的憐憫。雖然“人生而平等”這番說話於現在說起來好像是必然的事,但真正將這概念實現的人又有多少呢?現在於世界每一各個角落,又有多少人因為皮膚顏色的不一樣而遭人歧視呢?又有多少人因為種族的問題而遭人屠殺?而又有多少人只因為宗教問題的不同而互相仇視,而恨不得將對方置諸死地?
曼德拉的憐憫並非針對某一膚色、種族或宗教,他的憐憫是對人的憐憫,是對生命的愛護,是對人性的關懷,這正是曼德拉的偉大之處,他的愛是大愛,他明白生命的珍貴,所以不惜用生命去換取這份珍貴。就因為他對生命的愛惜,讓他那份愛傳揚開去,他的生日甚至被聯合國訂為曼德拉國際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曾經說過:“曼德拉的一生,他的力量,以及他的寬容,是世人學習的榜樣。”世界和平是世人的願望,實現這理想或許遙遙無期,而曼德拉卻為這漫長而黑暗的道路上點起星星的燭光。
曼德拉於我的心目中已是“愛與自由”的代名詞,苦難成就了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也成了上天給予這不公世界的禮物。曼德拉,慶幸你曾出現在這世界上,為我們的未來增添無限的色彩,祈願世界出現更多的“曼德拉”,讓歧視、讓種族仇恨、讓冷漠於這世界從此消失!
書 名:《打不倒的自由戰士-曼德拉》
作 者:詹文維
出版社:中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