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季軍
自由意志與命運的交織 ——讀《你一生的故事》有感
濠江中學 李凱倫
這是一個令我無法忘卻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在同一個院子裡,同一縷月光下。
《你一生的故事》由一位母親,以超然悲憫的口吻,細細道來。女主人公露易絲是一名語言學家,為了與突然降臨地球的外星人七肢桶交流,學會了他們的語言——“七文”。它不像人類語言是線性的、有先後順序,而是將要表達的內容一次性完整呈現,書寫出來是像草書一樣的一大團圖案。與之對應的是,在七肢桶的世界觀裡,時間也不是線性的,前因後果並不獨立,而是交織在一起,可以同時被感知。按人類的說法,他們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露易絲學習“七文”後,竟也擁有了和七肢桶一樣能夠同時看見現在和未來的能力。
“一瞥之下,過去與未來轟轟然同時並至,我的意識成為長達半個世紀的灰燼,時間未至已成灰……一瞥間,五十年諸般紛紜併發眼底,我的餘生盡在其中。還有,你的一生。”
此後,關於未來的記憶碎片,時常浮現在露易絲的腦海中,形成了小說的第二條敘事線。與按照時間順序展開的露易絲和七肢桶交流、直到後者離開地球的第一條情節線不同,關於女兒的記憶這條線則是雜亂無章的。小說一開始便揭示了女兒在二十五歲登山時意外身亡的結局。與蓋雷相愛、生下女兒、與女兒生活的點點滴滴、與蓋雷離婚,這些記憶碎片以散亂無序的形式與第一條線交織在一起,相互穿插敘述,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生動實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存的世界觀,讓我彷彿也擁有了七肢桶般的視角,得以窺視命運的全貌。
窺見命運的終點起初讓露易絲感到古怪、不安與迷茫。“自由意志”與“命運”,二者該如何抉擇呢?
小說中作者拿一個寓言故事與之類比。一個人能夠隨意翻看歲月之書裡自己的命運走向。歲月之書所寫永遠正確,然而,無論書中預言她會有何種行為,她都能憑藉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做出與之相悖的舉動。那麼“自由意志”與“命運”的矛盾究竟如何才能調和?我非常好奇露易絲的選擇。
當露易絲知曉了未來的種種,那些記憶碎片如同從“歲月之書”中逸出的隻言片語,逐漸拼湊出她完整卻又無奈的命運畫卷。她知道與蓋雷的愛情會走向分離,知道女兒會在青春正好時夭折,可她卻無力改變。這時候,所謂的自由意志似乎在強大的命運面前顯得如此渺小。然而,這並不意味着自由意志毫無意義。
我發現露易絲在講述那些記憶碎片時,充滿了細膩的愛與溫情。“你的小臉紅撲撲、皺巴巴的,眼皮有點發腫,眼睛緊緊閉着。小娃娃都是這樣,像天使之前有個階段,真像小鬼頭。”、“有時候你會四仰八叉地躺在座位上,一點兒也不感到難為情,是個地地道道的小孩子。可隔一會兒,你又以精心練就的漫不經心的姿勢把頭髮一甩,像個受過訓練的時裝模特。”女兒的古靈精怪,為平淡生活增添了諸多歡樂。即便是青春期叛逆時與自己的爭吵,也透着別樣的親昵。
以一個預知命運的上帝視角看這些文字,我的感受很複雜,有悲傷、有惋惜,但也正因為知道幸福的短暫,才更能夠無比珍重地體驗過程。露易絲定然是如此吧。這些與女兒相處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她在命運軌道上踐行過的珍貴痕跡。
“你會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只要你開心快樂,我就會心滿意足,更無他求。”露易絲對女兒的愛無疑是偉大的。所以在那個院子裡,那一縷月光下,當蓋雷輕聲問道:“你想要個孩子嗎?”露易絲會微笑着說:“是的。”這簡單的回答背後,是她對未來命運的坦然接受,即便知曉前路會有痛苦,她也毅然選擇去擁抱那即將到來的幸福與悲傷,只因她對女兒的愛足以支撐她走過這既定的命運旅程,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份情感,讓愛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流淌,閃耀着溫暖而柔和的波光。
露易絲沒有陷入“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的簡單二元對立。她的選擇並非是與命運的抗爭,也不是消極地接受,而是在知曉結局的情況下,依然懷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親人的深情,勇敢地去經歷每一個當下,這又何嘗不是自由意志的一種體現呢?
代入露易絲,也許我並沒有勇氣讓自己的未來再經歷一次失去女兒的痛苦,但這也代表我不能與蓋雷相愛,更不會遇見我的女兒,與他們之間幸福的點滴也不會發生。這種“逃避”會讓我的人生更快樂嗎?還是會留下遺憾呢?
我想起希臘神話裡的阿喀琉斯。他預知自己若奔赴戰場,必然逃避不了殞身的命運。但他還是願意選擇身披戰甲,享受同袍相惜的情誼,奮勇殺敵的快意,英雄獲勝的榮光。過去讀這個故事時,覺得阿喀琉斯有點傻,但是現在我能理解他的選擇了。
如果因為害怕失去就選擇放棄開始,那生命將會缺失許多絢麗的色彩和豐厚的質感。就像癌症患者,當生命被無情地宣判所剩無幾時,他們正確的抉擇應是珍視當下的每一寸光陰,盡情擁抱生活的美好,以樂觀和堅強驅散陰霾,而非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沼,徒然消耗寶貴的生命。正如死亡是每個人必然的結局,如果因為畏懼死亡而放棄感受生活的機會,那不是很可悲嗎?
我們不會遇見七肢桶這樣的外星人而獲得預見未來的超能力。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但未來註定發生。如果我們能像露易絲所說,向七肢桶學習,承認每個事件都有其必然性,並且全身心融入,徹底理解這些必然性,而不是終其一生淺嘗輒止,跟隨大小事件隨波逐流,為這些事件所裹挾——那麼我們應該就能活得更加淡定、超然與灑脫。
當我們放下對結局的執念,專注於過程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微笑、每一份愛,或許就能在命運的長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與力量,即便面對已知的結局,也能坦然地說:“我來過,我愛過,我勇敢地走過。”
不求諸旁人,不束縛自己,不掛念過去,不畏懼未來。
“無論如何,你的未來將會來到你面前,像隻小狗一樣躺在腳邊,無論你是怎麼樣,它都會理解你,愛你。”特德.姜在小說後記裡引用的這段話讓我很感動。人和命運沒有劍拔弩張的對抗、卑微屈就的臣服,只是溫暖相依的良伴。人不創造命運,而是踐行命運。只有你走完了這一生,你人生劇本上欽定的結局,才能成為事實。
那就讓我們好好地走這一生,一路上莫忘“專注地傾聽,記下每一個細節”——我想,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閱讀書籍:《你一生的故事》
作 者:特德.姜
出 版 社: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