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亞軍 趙穎茹 我說要有光 於是有了你——讀《極限返航》有感

高中組 亞軍


我說要有光 於是有了你——讀《極限返航》有感


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  趙穎茹


        宇宙的殘酷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真相。無論是無聲無息的星辰運行,還是吞噬一切的無邊黑暗,都在提醒我們:人類的渺小與孤獨。然而,安迪.威爾的《極限返航》卻在這片冰冷中點燃了一束光,讓我看見了另一個真相——在無盡黑暗裡,理性與善意能夠成為我們彼此連結的橋樑,照亮未知的遠方。

 

        這本小說,從一開始就以一種孤獨的張力牢牢攫住了我的心。格雷斯在太空船中醒來,記憶模糊,身邊的同伴早已死去。他孤身一人,漂泊在遙遠的星域,承擔着拯救地球的重任。這樣的開局,讓人不禁想起《地心歷險記》或《魯濱遜漂流記》中的孤島探索,但這次的孤島不再是地球的一隅,而是宇宙的虛空。這樣的孤獨背景,讓人感到壓迫,但故事並未止步於孤獨的描寫,而是引領我們看到更深層的力量——格雷斯並沒有被情緒吞噬。他用實驗、邏輯與推理,去一點點拼湊出事實的真相。在他的世界裡,理性是唯一的溫暖火光。

 

        隨着格雷斯探索的展開,我們跟隨着他的腳步,開展這變幻莫測的科學冒險。威爾通過描述噬日菌的生態特徵、光子和波長的物理作用、還有太空船的能源設計,建立了一個既真實又奇妙的宇宙。這些看起來冷冰冰的科學概念,卻被作者賦予了一些生命,成為故事的重要部分。當然,這部小說的魅力絕不僅僅止於科學的精妙。當格雷斯遇見洛基——那位來自波江座40的外星生物時,劇情開始轉向更深層的人性探討。洛基的出現,似在回答另一個問題:在這片冷酷的宇宙中,是否存在跨越物種的理解與聯結?

 

        洛基並不是我們所想像中的外星怪物。他既不邪惡,也不神秘,是一個嚴謹又帶着一點孩子氣且精通工程學的技術專家,又是一個會因為失落而低聲抱怨的“小蜘蛛”。就是這麼一個可愛活潑的角色,實則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和格雷斯一樣,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而踏上星際旅程。洛基與格雷斯從最初的試探,逐漸跨過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甚至感官世界的完全不同等障礙,到後來的完全信任,他們那深厚的友誼,成為故事中的一股溫流。當他們最終攜手破解噬日菌的秘密時,我彷彿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文化與種族的喜悅。那種單純的歡呼與慶祝,是真正超越理性計算的情感迸發。

 

        然而,正當我們以為故事將以圓滿結局收尾時,洛基的母星乍然陷入絕境!在這危難之時,常人定會選擇放棄一切,只為保全自己的安全與利益。正當我以為這部小說終究以遺憾結尾時,格雷斯的選擇讓我大受震撼。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返回地球的機會,選擇留下來拯救自己的朋友。這一選擇,感性超越了理性的範疇,成為人性的光輝象徵。那一刻,格雷斯的行為不再是的冷靜分析,而是內心最真摯的善意驅動。當洛基滿是震驚與感動地說出“你來救我!”時,我感覺自己的心被狠狠擊中了。這是兩個來自不同星球的生命,超越了物種與文化的隔閡,用善意和信任建立的聯結。這段友誼,不僅拯救了他們的文明,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與愛,是這個宇宙中最耀眼的星光。

 

        安迪.威爾在這部小說中,展現的不僅僅是科學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光輝。他讓我們看到,理性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但唯有人性中的善與愛,才能讓我們有力量去拯救彼此。這份信念,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現實世界——無論是面對瘟疫、氣候危機,還是其他看似不可逾越的挑戰,真正讓我們不至於陷入絕望的,從來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讀完《極限返航》,我久久無法平靜,不禁想起《聖經》中那句:“要有光,就有了光。”安迪.威爾的小說,正是這樣一束光——它來自理性,讓我們相信知識的力量能突破一切困境;它亦來自人性,讓我們堅信在最深的黑暗中,依然有溫暖相伴。它告訴我們,在浩瀚無垠的黑暗中,我們並不孤獨。因為有理性的光芒,因為有善意的溫暖,因為有那些願意為彼此犧牲的人——於是,我們看見了光。

 

        這束光,來自浩瀚宇宙,也來自我們內心深處。這束光,將永不熄滅。

 

 

閱讀書籍:《極限返航》

作       者:安迪.威爾

出  版  社:三采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