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組社科類 二等奬
建立對澳門眞誠的鍾愛──《澳門黑沙》讀後
陳志峰
九六年初,《澳門黑沙》面世了。對於這本由香港中文大學與澳門基金會合作出版的田野考古報告專刊,我想強調其開創性。據該刊提供有關澳門考古回顧的資料,自七二年至八五年期間,香港考古學會的一批業餘考古學者,曾多次以“非正式”的考古手段對路環、黑沙一帶進行了地表調查和試掘等工作,筆者對於八五年一月的“最後的發掘工作”中,所開採的一個呈三角形的探方,以及就有關上述的調查試掘等工作沒有發表任何正式的學術報告等“非正式”的考古手段,抱有極懷疑的態度。故此,《澳門黑沙》的出現,正為原來近乎空白的澳門考古事業劃上起始的一筆,讓澳門的居民有機會接觸本地區史前史的章節,從而加深對自家的鍾愛。
常聞人道,《澳門黑沙》太專門,不該是市民和學生可以讀得來;我想,這似乎是片面的泛印象批評罷了,該是那些懶翻書的人不負責任的借口。當然,刊內涉及黑沙遺址土壤的構成和出土文物物性化的分析討論等章節,的確溢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不過,其中有關論述路氹歷史之背景、是次考古調查的目的,以至文物的陳列與其分析的篇章,還有是次考古工作的總結等,足予我們澳門居民很多正面的啓發。
要讀懂《澳門黑沙》,先要弄懂其主旨之所在。刊內第一部分──“緣起”的第三節──“調查目的”,就陳述了其要旨:學者們認為“有關澳門歷史研究,史前資料十分缺乏”,所以“對於澳門來說,開展系統的、科學的史前史的探索,考古發掘是較重要的手段”,故此“透過考古發現,可以使澳門居民對本地區先民的生活,有所認識。”總括而言,關於新石器時代澳門先民的生活槪況,澳門缺乏文字的資料記錄,於是考古就是探求史前史的唯一手段,故學者們就將黑沙的考古結果,和澳門的歷史緊緊扣在一起。
根據刊內的“總結”部分陳述:通過黑沙出土的玉器製品及製玉工具,綜合分析,推斷此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該是個原始的水晶環玦作坊。按出土的文物來估計,該製作坊對石英環的加工至少四工序:“採集及打製技術”;“磨製技術”;“管鑽技術”;“切割、抛光及其他技術”。這一推斷有着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通過考古手段獲知先民生活的槪況,從而總結出這時期兩種非常明顯的文明社會的現象:
一、原始經濟的建立:玉器的生產與加工,已充分顯示居住於黑沙一帶的先民、與其他鄰近的地區,有着原始的經濟往來,事實上,手工業的製成品明顯用作貿易用途,我們不難想像先民以玉器製成品與鄰近區域的先民進行以物易物,交換生活上的必需品。由此,足見該區漸漸建立一簡單的經濟網絡。
二、精神文明的萌芽:根據製作坊生產的玉器製品──石英環玦,以及於該遺址發掘出來的其他石器和陶器製品,不難察覺於新石器晚期的澳門先民,對於“美”已產生了追求,反映了當時的先民,已經漸漸擺脫與自然鬥爭的原始時代,進入比較文明的社會體制,他們已有餘力,從日常用具、炊具器皿和製作工具上進行修飾加工,刻上紋飾,務求於實用之餘添上“美”的調劑。
由此足見逐漸形成了屬於本地區的文化特色。在本刊《澳門考古學回顧》中,鄧聰先生為新石器時代港澳地區作史前文化編年分期,建立起以“東灣I期──東灣II期──黑沙期──鯆魚灣期──蟹地灣期”等五個代表的文化時期,更將澳門黑沙的地域文化奉為“代表沿南海沙丘的傳統文化”之典型,這是極具意義的。由此反映三千多年前居住在此的先民,經過無比艱辛的奮鬥,逐漸與鄰近區域建立起一具代表性的“環珠江口的文化圈”,我們該為此而衷心感到驕傲。
只要我們翻開本刊後的文物圖片,一件一件積累着我們先民文化結晶的器物頓然呈現眼前。尖銳的石石奔、渾圓的石硾,見證了先民與自然作長期搏鬥之堅毅;精細的環砥石,見證了製玉文化技術之高超;還有光滑的石英環玦,陶片上衆多刻劃飾紋,則深見先民對於“美”的追求。藉這些出土的實物,該會邀動起我們對於先民文化的追求與嚮住,悠然產生一份發自眞心崇敬心意,並加深我們對於原本茫無所知的史前史的感性認知。
蓋今澳門社會,有人常打起“澳門是我家”、“根在澳門”、“關心澳門”……等口號;但是,對於澳門,我們該從何處關心,從何愛起?須知知之愈深,則愛之愈切,若果我們對以往澳門的歷史了無所知,無視先民長久以來艱苦的奮鬥歷程,忽略澳門存在已久之獨特文化,那麼,我們對於澳門必然沒有深厚的鍾愛;而那些對以往澳門存在的燦爛豐富的文化懵然不知、或一知半解的“有心人”,徒空高呼如何如何愛我們的根、我們的家、我們的澳門,豈不是……嘿!
所以,關心澳門,愛惜澳門,就該從歷史為始,而《澳門黑沙》的出現,則首次以考古的領域,為我們補足了信史前空白之部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先民之奮鬥歷程,體味原始經濟貿易與精神文明的萌芽的深義。我想,通過對於澳門悠久歷史的認知,我們才能產生一份發自內心對於澳門之眞誠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