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組 二等奬
看《南歐風彩●葡國教育》──讀教育工作者的赤裸心
培正中學 曾文山
生活即使怎樣忙碌,總會有偷閒的時候,而怎樣去珍惜這份閒情呢?《南歐風彩‧葡國教育》的作者劉羡冰女士,便把心靈的觸動,化以情深的墨跡,將無數個瞬間的片斷,組成一次美麗的回憶──葡國之旅。
跳出學校與家庭的狹縫,能和志同道合者,同遊於異國的大街小巷,領略異地的風情,實是一件賞心快事。而又能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其中,深切體驗不同的文化特色,就更有意思。葡國對於澳門人來說,究竟是陌生還是熟悉?總是難以下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它和澳門確有着一種奇妙的關係──或是緣份。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劉女士,便以澳門人的角度去探討它,完完全全地描繪了一幅“葡國風采”。
葡國的巴士站、路牌、路燈以至廢紙箱,在作者眼中都是似曾相識,總有份特殊的感覺。作者感受到這些被人遺忘的事物所發出獨特的韻味。這只有常懷着澳門心的人,即使去到千里之外,還會記起平日所見慣的巴士站、垃圾桶……
葡國與澳門,相距又何止千萬里?但當談到彼此的關係時,就如近在咫尺般親密。每年都有不少的學生赴葡升學。作者此行,便深深地感受到“師生異鄉情濃”,各校的校長、老師當看見自己的學生時,波動喜悅的心情,都一一盡顯在赤紅的臉上。“啊!她們都是小時候被我抱過的小女孩呢!”作者由衷的感嘆。一轉眼,小女孩已成為有為的青年,將是澳門來日的棟樑。使到每個團友老師都滿懷感觸,為這次遊歷賦予更多的情感,更多美的回憶,回憶教育事業的美。
生活在東方的人,常會被西方古老建築所吸引,教堂、城堡、皇宮,或會使人感嘆文藝復興的力量,神像,拱門,聳雲尖塔,確實“拉近人間與天堂距離”。但是作者卻感受到更可貴的東西──葡國人的眞實一面:是悠閒的、或是在街頭的茶座閒聊半天,或是漫步精緻的石仔路上等,總是在享受生活的美。因此,那裏的小孩,份外天眞、開朗,逗人喜歡,確是“葡萄牙的花朵”,作者看到的是紅紅的笑臉,聽到的是甜蜜的笑聲,使人由心地甜起來。或是作者想起澳門小孩子的可愛乎!看到別園的花朵美,怎會不想自己園中的花兒呢?辛勤的園丁總希望園中的花朵快長成。
葡國的教育制度,最特別的是在小學升上中學之前,有一年的預備中學。那裡的學生給人的印象是“最活躍的細胞”,個個都活潑非常,盡顯個性。相比之下,本澳的學生就乖巧多了,或是課程太忙之故。雖然如此,每年中華教育會舉辦的“趣味科學”比賽,卻顯示了本澳的學生毫不遜色的,一樣是思考與活力兼備。
作者此行,可謂深深體會出葡國的教育精髓──自由與啓發。雖然身在異國,但時刻都想着自己的事業,為教育而思想,全心為教育貢獻自己。本書雖然只記錄了作者考察葡國的十九天行程,篇幅不多,但每一篇都是作者在教育路途上的探索成果,點滴晶瑩,富智慧,富情感,眞實地將一個偉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內心赤裸裸地展示出來。我看到的,並不單是充滿深情的文字,更觸覺到作者的心律,正和澳門的心連在一起,一起澎湃地跳動。此刻,我感到內心有一股強烈的暖流在移動,如此溫暖。即使是一支蠟燭,只要能傾注全力去發光,也定能照亮澳門,溫暖人心。
簡淺的文字,卻蘊含着最深切的情感,讀來無不使人感動,勢必要讀完為止。雖然文章讀完,但其間所含的哲理,縈繞腦海,至今猶存。只要獻上每人的熱誠,即使何等荒蕪的園地,也能長出動人的色彩。而老師就是為了燃亮幼小的心靈,而將自己貢獻,正因如此,使澳門具有獨特的內涵。這份內涵確實使人倍覺親切溫暖。年青人啊!只要扎根澳門,定能走向世界。
書 名:《南歐風彩‧葡國教育》
作 者:劉羡冰
出版社:澳門星光出版社
相關附件:看《南歐風彩‧葡國教育》──讀教育工作者的赤裸心_曾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