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組 二等奬 李嘉慧 尋根問究──評鄧景濱《語林漫筆》

公開組 二等奬

尋根問究──評鄧景濱《語林漫筆》

李嘉慧


隨着科技發達,人們接觸或使用文字的機會大大減少,因而往往不能掌握語言文字和正確運用,錯別字,讀錯音的情況隨即發生。有些好學的人會不斷追根究柢,嘗試找出那些字的正確讀音或寫法,但由於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所涉層面很廣,要自己找出答案並不容易,所以他們需要具備廣博知識的人來協助他們解決難題。《語林漫筆》的作者鄧景濱先生就是這樣的有心人。


《語林漫筆》眞的可算是一本內容豐富的閱讀刊物了:它收錄了鄧景濱先生多年來發表過的一些語文短論,約有八十七篇。它們的內容大多是圍繞着字的寫法、讀音及意義來論述。所用的文字清新通順,簡單易懂,完全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作者在解答問題時,往往會根據數部權威的字典或詞典,例如《中華大字典》、《漢語大字典》和《康熙字典》等,先說明字的用法、讀音和意義,然後有說服力地指出誰對誰錯。如在《“安祥”與“安詳”》一文中,鄧先生先引用很多“安詳”在古代的用法,然後再引用很多有權威的字典或詞典來說明“祥”是不能通“詳”的。最後明確地說明“安詳”是較“安祥”更為貼切及正確。


《語林漫筆》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它緊密聯繫現實生活,它所論述的各種事兒,往往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摸得到。如《媽閣何以稱“馬”閣》、《澳門的怪字聯》及《“綜藝館”的“綜”》等文章裡所叙述的東西就正好是身處我們四周的事物了。鄧景濱先生選擇了這些題材,可使讀者更覺親切感,又可加深他們對那些疑惑的字的形、音和義的理解。


《語林漫筆》是一本知識性的閱讀物,但由於鄧先生把他的題材論述得活潑生動,十分簡潔,且又用了通俗的語言,因此也很富趣味性。如《“ ”與“ ”》一文,鄧先生就利用一些較為現代及口語化的文字來表達“ ”的含意及用法,從而使讀者更易明白。


雖然,《語林漫筆》中談到的某些問題尚可作進一步的研究,但瑕不掩喻,它的好處眞是多不勝數,遠遠超出它的短處。《語林漫筆》眞是一本值得花時間去閱讀的好書。


書 名:《語林漫筆》

作 者:鄧景濱

出版社:澳門星光出版社


相關附件:尋根問究──評鄧景濱《語林漫筆》_李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