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亞軍
精神“麥田”,需要永遠的“守望”──《麥田裡的守望者》讀書有感
培正中學 黃穎博
青少年朋友們,還有我的長輩們,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曰《麥田裡的守望者》,作者是美國作家J.D.塞林格。乍一聽書名,你們可能會以為該書一定是寫鄉村麥農防盜或以稻草人嚇鳥守麥田之類趣事。其實不然,《麥》是一部美國某青少年精神問題的小說,篇幅不大,僅十幾萬字,但上世紀五十年代發表後,在美國社會及文學界產生巨大反響,被喻為“二戰”以來當代美國文學中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兩部“現代經典”之一,僅美國內銷量就超過千萬冊,迄今還被美國多數中學、高校列為必讀課外讀物。由於書中主人公十六歲,與我們中學生年齡相仿,敘事手法又十分新穎、細膩,我讀後感觸良多。
《麥》在美國社會及廣大青少年中能這麼經久得到熱烈反響,甚至被當作青少年心聲,當作長輩透視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一扇窗,其主因就在於該書通過活脫脫展現物質優裕下一個青少年精神徬徨、痛苦與可悲結局,揭露物質優裕與精神貧乏之間的衝突及其走向無聊、空虛甚至自毀的必然歸宿,從而引起了強烈震撼及爾後的深思。
《麥》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出生於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衣食無憂,家長將他送進一流中學,指望他能夠“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在學校裡,同學們無聊甚至下流,就連主人公最敬佩的老師最後發現也是一個同性戀者,主人公不願同流合污,又根本無法專心學習,只好以不用學習來表達反抗,最終被趕出學校,並在金錢至上的紐約城游蕩了一日兩夜。期間,他百無聊賴地在電影院中消磨時光、酗酒甚至召妓。他內心不願如此,但在周遭缺乏健康精神氛圍下卻又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矛盾與衝突最終使他倒在精神病院裡,同時還留下他思想清晰時所產生的理想——長大成人後願充當一個“麥田的守望者”:
“有幾千幾萬個小孩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周邊是懸崖,除了他(主人公)以外,附近沒有一個大人。孩子們都在狂奔,甚至也不知自己往哪兒跑。而他的職務就是站在懸崖邊守望,要是有哪個小孩朝懸崖邊奔來,就把他及時捉住……”
主人公把精神比作麥田,認為人沒有真正精神目標,猶如無方向感而向崖邊奔來的小孩,太危險了,隨時會跌落懸崖。因此,立志當“守望者”,這是主人公在“崖邊”掙扎,飽受精神痛苦後從心底發出的一絲哀望。它聽起來有些幼稚,然則是實實在在的需要。
“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這固然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父母、長輩為子女、青少年所訂立的追求目標,似乎與今時我地關聯不大。惟究其實質,又何嘗不是我周圍許多父母、長輩對下一代的人生要求,只不過是因地、因時、因人等衡量標準的不同,而在“以便將来”的後面,由“凱迪拉克”換成“奔馳、寶馬、別墅、遊艇……”,事實上,人們往往就這樣錯誤地將對物質目標的追求當作追求的全部,以致忽略了對精神的追求,急功近利、目光短淺,最後,不論目標達到與否,其結果恐將多半是無聊、空虛。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整天沒日沒夜地瘋狂工作,為的僅僅是買一輛名車或一棟洋房之類的,當他歷盡千辛萬苦達到目標後,如果只是興奮之餘,盡情享用,而又沒有新的物質追求目標,他慢慢會覺得索然無味,或渾渾噩噩過日子,或因為無聊而漸生空虛,甚或走向自我終結的極端。前一陣子,報上刊登一則新聞,披露某位身家過億、擁有遊艇、飛機的富翁在家中燒炭自殺;前年,香港一位明星某日也從一高樓跳下自殺!他們缺財富、名譽嗎?回答是否定的。他們一定是在精神方面出了毛病。當然,那些空虛而又沒有自殺的人可能又會做出其他荒唐舉動,諸如以前報導所透露的英國某些上流人士開濫交派對舞會等那樣,他們是一個又一個長大了的《麥》主人公“霍爾頓”,且較仍懷有“守望”善願的“霍爾頓”更為糟糕。
與《麥》主人公所處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相比,當今世界隨着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獲取物質的速度越來越快,擁有的財富越來越多。為了健康、有意義地生活,人們對精神追求也顯得越來越迫切,對精神“麥田”守望的需求更加強烈。那麼,怎麼才能在物質與精神之間求取平衡、建立和諧呢?
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行為告訴我們,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完全可以相得益彰,而且人生最大滿足是精神滿足。田家炳先生十八歲離開粵北客家山村大埔,之後的數十年在海外艱苦創業,建立了田氏化工王國,作為譽滿全球的“人造革大王”,賺取了大量金錢、財富。但田老並沒有獨佔其財,自享其富,而是通過成立基金會,將絕大多數錢財用於捐贈,這麼多年對慈善事業孜孜不倦,捐款數以億計。前不久,為了繼續向基金會注入資金,他在香港還將一棟價值數千萬的洋房賣掉,自己和老伴則搬到普通套房裡居住。他從一貫的善舉中得到最大的精神滿足。除田老先生外,海內外還有一批商業巨賈都在經商的同時,十分用心於慈善事業,也是為了精神上的追求。
是不是只有富人、名人、上了年紀的人才比較有善心,才比較容易行善?當然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不分男女老少、不論貴賤高低,每個人身上都應有善的基因,以前加拿大有一個小孩,他在電視上看到非洲兒童餓成皮包骨的畫面,善念頓起,並在母親的指導下,決心通過日常節儉、打零工賺錢,將積蓄捐給非洲,此事傳出後,感動了整個加拿大社會,以致專門成立了一個基金會,目前該基金會捐款已達數千萬美元。
可見,一個人只要在精神上不斷追求,昇華,精神的“麥田”,必定會得到永遠的“守望”。
書 名:《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 者:[美]J.D. 塞林格著 施咸榮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