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邀專家談新興病原體
發佈時間:29/03/2019

    《科技大師系列講座XXVI》第八場“臨床醫生該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日前在科技大學N101室舉辦。


    講座邀請到香港大學醫學博士、醫學微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感染及傳染病科講座教授、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袁國勇。科大校長劉良出席是次講座,活動由澳門基金會贊助。


    袁國勇表示,新興病原體勢頭迅猛,近二十年來,不僅該疾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在地理位置上也呈現擴張趨勢。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出現的原因,可歸為生態改變與農業發展、人類行為及人口行為學的改變、國際間旅遊及貿易頻繁、科學技術及工業發展、微生物的適應及改變、公共衛生措施的瓦解及設施的缺乏六大要素。臨床醫生及相關部門可通過協調與整改,有效防預新興病原體的入侵,減少患病數量。


    他列舉了部分引起衛生單位及專家廣泛關注的新興病原體,其中包括萊姆病、O157型大腸桿菌感染癥、炭疽病。新發傳染病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畜牧業與旅遊業造成打擊,引發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講座後,袁國勇表示,多數人對於新興傳染病缺乏認知,目前人類所掌握的醫學技術不足以抵抗所有未知病毒,完善預防措施、改良醫學治療,有待於新一代年輕人開拓更深層次的領域,為社會的和諧與安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消息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3/29/content_1341594.htm 


201903291227014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