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健康促進協會於6月18日下午3時假鏡湖護理學院舉辦“第五屆預防濫藥系列活動——從跨專業出發研討會”, 由中聯辦文教部助理岑嘉儀,社工局防治賭毒成癮廳廳長許華寶,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沛霖等嘉賓,以及該會榮譽會長吳培娟、謝碩文、余焯源及理事長余惠鶯等主禮。活動由社工局、醫務界聯合總會、泌尿外科學會、藥劑師學會、護士學會、護理人員協進會、基督教新生命團契SY部落、青年藝能志願工作會共同協辦,獲澳門基金會資助。
該會副理事長、活動統籌古惠卿表示,毒品不僅危害人類健康,也破壞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社會安寧及經濟發展。禁毒和戒毒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澳門近年積極研究和採用減低傷害措施,進一步保障了整體社會的安全和健康。為應對青少年濫藥隱蔽化,政府與機構宜開展更多及早介入、及早接觸高危濫藥個案的工作,同時透過不同渠道向青少年和家長傳遞禁毒訊息。建議動員社會各界、家長、學校、社團等參與全民抗毒,重視預防、宣傳與研究,以及鼓勵社團在社區推廣教育。此外,也要加強立法和執法,提供更多有效戒毒和康復設施,以及強化粵澳、國際組織合作,攜手打擊全球毒禍。
北大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時杰表示,合成毒品如冰毒、搖頭丸、“K仔”等,全球濫用人數呈蔓延趨勢,且漸趨年輕化。傳統毒品停藥後有階段性症狀、使人警覺性高,合成毒品則是依賴性不明顯,停藥後沒太明顯的症狀,誤導很多人濫用。實際上,合成毒品長期使用後會對人產生精神依賴,情緒、認知功能等損害性極強。期望透過講座宣傳,讓年輕人拒絕第一口毒,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活動上,香港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主席周奕希主講“QK Blog經驗分享”;台灣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護理長張碧凰主講“運用賦權於一位安非他命成癮者的復健歷程”;社工局健康生活教育組高級技術員劉唯客介紹“澳門健康生活教育課程在推動預防藥物濫用教育的成效”;時杰介紹“藥物成癮的治療現狀及展望”;珠海金晶自願戒毒醫院院長李曉東剖析“新形勢下的戒毒醫療服務”。
消息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6/19/content_1099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