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學者硏討松山燈塔內涵
發佈時間:25/04/2017

    《燈塔的記憶——澳門》紀錄片首映禮暨“澳門燈塔古蹟保育與傳承座談會”昨日舉行,旨為記錄和還原當年燈塔建築與運作原貌,弘揚燈塔的人文內涵。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副主任何舟稱,東望洋燈塔有濃厚歷史價值與人文內涵,反映澳門不少歷史人文故事,建議進一步宣傳燈塔價值,加強推廣。


    活動由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海事及水務局、香港城市大學、澳門文獻信息學會主辦。於4月20日上午十時半於城市大學文化中心展覽廳舉行,旅遊局副局長程衛東,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代廳長何鴻斌,海事博物館長陳宜婉,澳門城大副校長孔繁清、校務總監蘇錦雄及圖書館長燕今偉,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會長鄧駿捷,香港城大圖書館特別顧問景祥祜,澳門基金會研究所代表楊開荊,以及多名海事歷史學家、關注歷史文物人士出席。


    孔繁清、鄧駿捷認為活動別具意義,對推動澳門文化傳承和發展具啟發性,也是港澳良好的合作項目。希望未來舉辦更多類似活動,加深大衆認識燈塔古蹟的人文內涵。


    何舟表示,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學生、技術人員等製作了香港、台灣、澳門的燈塔紀錄片,以燈塔視覺看社會。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但不少人不太熟悉“一帶一路”,尤其海上絲綢之路,希望藉燈塔故事,展現海上絲路相關地區的歷史、文化、經濟及發展現況。東望洋燈塔定義為澳門在世界地圖上的地理定位,有許多燈塔的歷史人文故事值得深挖。澳門作為東西方文明交流中心,燈塔引導航船來往,作用重大。東望洋燈塔保育、旅遊推廣都做得不錯,希望進一步向外宣傳,推廣燈塔的人文內涵。


    活動上,香港城市大學項目組贈送紀錄片光碟予多個單位,以及授權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項目和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使用該片,與會者並研討燈塔的保育與傳承。


資料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7-04/21/content_1173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