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研究》第三十一期經已出版
12/01/2006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澳門研究》第三十一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


  《澳門研究》逢雙月出版,迄今已出版三十一期,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推動本澳學術研究與交流,力求發揮學術為社會服務的積極功能。


  《澳門研究》第三十一期共刊載23篇文章,包括趙國強〈“一國兩制”下的移交逃犯機制與國際慣例〉,白先春、孫東川〈澳門與台灣關係研究〉,張毅〈對澳門政府規模的多目標線性規劃分析〉,朱妙麗〈論逆境中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傅桂娥〈澳門政府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鄧安琪〈對澳葡管治後期澳門公務員薪酬制度的回顧〉,楊允中〈海峽區旅遊振興與“二二一”思維導向〉,周運源、黃桂良等〈自由化對內地與港澳貨物貿易的影響和促進研究〉,楊宜勇、袁江〈構建泛珠三角地區勞務合作新平台〉,關紅玲、雷強〈外資進入澳門博彩業帶來的社會政治影響〉,連信森〈優化信息消費,促進澳門發展〉,鄭光濱〈澳門在明代後期的繁盛局面〉,彭浩〈明末至民國時期澳門茶葉出口貿易探〉,鍾健、盧林發〈澳門中小學校的課程目標與結構探究〉,CHANG Pu“Macau SAR in Transition: An Overview of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in-education Policy”,潘錦盈〈積極健康老齡化──澳門老人醫療福利問題之探討〉,黃奕輝〈澳門藝術的本土化與國際化〉,葉農〈中國面向拉丁世界的窗口──澳門〉,胡根〈清末澳門賭商社會活動初考〉,金國平、吳志良〈耶穌會傳教士安文思手稿所記順治晏駕與康熙繼位〉,湯開建、馬根偉〈清末澳門鏡湖醫院的建立與發展〉,黃鴻釗〈澳門同知的歷史地位〉和吳志良〈澳門歷史研究的一項嶄新成果〉;還有《澳門研究》編輯部的〈“澳門可持續發展前瞻”座談會紀要〉及學術動態各一篇。上述文章對澳門研究中的各種問題的涉獵面廣、分析角度新穎、見解獨到,可讀性甚高。


  《澳門研究》由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總發行,定價澳門幣七十元,在本澳各大書店、澳門教科文中心及香港均有代售。


  又本刊歡迎本澳及境外專家學者就有關澳門情況投稿發表論文,提供訊息及資料。稿件可逕寄往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電話:3978135,傳真:3978140,電郵:cms.info@umac.mo,聯絡人:鄧安琪、容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