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研究》第五十期經已出版
30/04/2009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並編輯的《澳門研究》第五十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


  《澳門研究》逢雙月出版,迄今已出版五十期,以研究澳門社會問題、服務社會為宗旨,推動本澳學術研究與交流,力求發揮學術為社會服務的積極功能。


  《澳門研究》第五十期共刊載25篇文章,包括楊允中〈提升正確實踐“一國兩制”自覺性,確保澳門特別行政區長治久安〉,鄭錦耀〈《約翰內斯堡原則》的參考價值〉,吳麗珍〈承租人權利與義務的體系與作用方式──以《澳門民法典》租賃制度為中心〉,林巍〈法律能夠還給法律?──答艾林芝〉,莊金鋒〈對澳門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的幾點看法〉,田華、梁曼莊〈組織文化對行政改革的影響:以澳門特區政府為例〉,譚志廣〈析澳門政府公共財政的目標〉,葉桂林〈芬蘭創新政策的成功經驗對澳門的啟示〉,焦艷鵬〈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的新進展〉,鄭華峰〈關於粵港澳經濟融合的若干思考與分析〉,周運源、李瀟、楊洲、馬占亞〈粵港澳經濟合作的回顧及新發展格局的思考〉,李紅〈湘澳文化產業合作的潛力初探〉,張濤、梁文慧〈澳門會展業跨越式成長的啟示〉,盛永華〈從《上李鴻章書》到《實業計劃》〉,侯杰、王興昀〈《盛世危言》──“世居澳門”的鄭觀應向近代中國敲響警世鐘〉,夏泉、曾金蓮〈“五四”運動中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生的愛國運動〉,張坤〈澳門的英商郵政與鴉片戰爭前的中英關係〉,劉小珊〈17世紀葡萄牙傳教士陸若漢參與日本政界活動考述〉,王夢達〈龍思泰《早期澳門史》的瑞典語版本讀後〉,Wong Pak Kin, Cheang Kuok Mao “Development of a Vehicle Driving Cycle for Macau“,何銳榮、楊宇峰、梁敏如〈澳門紅樹林濕地及其營建〉,吳志良〈《社會交往與認同──澳門社會結構探析》序言〉,《澳門研究》編輯部的〈“對新十年施政期的期盼”──“走向回歸十年的澳門”系列座談會之三〉、〈“第三任行政長官面對的機遇與挑戰”──“走向回歸十年的澳門”系列座談會之四〉及〈“澳珠發展論壇”第四次會議紀要〉。上述文章對澳門研究中的各種問題的涉獵面廣、分析角度新穎、見解獨到,可讀性甚高。


  《澳門研究》由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總發行,定價澳門幣八十元,在本澳各大書店及香港均有代售。


  《澳門研究》歡迎本澳及境外專家學者就有關澳門情況投稿發表論文,提供訊息及資料。稿件可逕寄往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電話:83978135,傳真:83978140,電郵:cms.info@umac.mo,聯絡人:鄧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