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詩歌》第35期經已出版
09/12/2010

2010年12月9日

由澳門基金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珠海市作家協會聯合出版的《中西詩歌》第35期經已出版。《中西詩歌》以尊重自由和開放包容的態度,為詩人與詩歌本身打造呈現自我、與讀者溝通交流的平臺。


第三屆廣東詩歌節於2010年11月2日至4日在深圳成功舉辦。為隆重其事,第35期《中西詩歌》特別推出“第三屆廣東詩歌節詩歌專號”,網羅逾180名於廣東工作或生活的詩人作品,配以15則對廣東詩歌的評論意見,自縱橫軸線概括展現廣東詩歌現況。


該期分設五欄目,內容充實,輯錄頗豐。“前沿”、“方陣”與“展示”欄目中,選錄的詩作既有源自廣東詩壇領軍人物如楊子、世賓、宋曉賢、東蕩子之手筆,也有具實力的後起之秀像唐不遇、阿斐、木知力等作品;而“她們”的詩選欄目以活躍於廣東的女性詩人為題,收錄如鄭小瓊、羽微微與馬莉等詩作,以獨特的女性詩意筆觸為讀者帶來詩壇群芳譜。


該期闢有“論壇”專欄,有15篇從不同視角對當代廣東詩歌的看法和評析,如評論及翻譯家張曉紅為《出生地(中英文版)》一書撰寫之序言《經驗和天真之歌》;學者孫琴安的《廣東詩人群落》,一覽活躍於珠三角各地的代表詩人及其重要作品;以及評論家張德明的《廣東當代詩歌批評概說》,就當代廣東詩評的繁榮發展、理論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出“南方詩學”、“完整性詩學”等的理論創見及貢獻。總括而言,不論是廣東本土詩人或外來詩人,作為廣東詩歌群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喧囂的世俗中共同努力營造廣東詩歌的開闊多元格局,使廣東詩歌漸令人刮目相看,讓人心生敬意。該期的出版,正是對廣東詩歌創作者的致意。


《中西詩歌》定價澳門幣十八元,在本澳各大書店均有代售。歡迎本澳及各地作者投稿,稿件可透過電郵發送至:gaogao333@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