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詩歌》第36期經已出版
11/01/2011

  第36期的《中西詩歌》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珠海市作家協會聯合出版。《中西詩歌》以尊重自由和開放包容的態度,為詩人與詩歌本身打造呈現自我、與讀者溝通交流的平臺。


   該期內容翔實,大有可觀,“推介”及“翻譯”欄目為兩大亮點之一。該欄轉錄2010年第五期《鍾山》雜誌的近三十年間(1979-2009)十大詩人評選,從十二位評委的排行榜單中透視十大詩人如何引領時代的詩歌方向。“翻譯”欄目帶來由姚風、孫怡譯介左凱士之《澳門地名書》,用詩意的筆觸描繪五十九處澳門風俗或地方,串連不一樣的歷史記憶。


   該期以“先鋒文學”為題,從不同方式介紹多位詩人及其作品,反映當今詩壇先鋒的探索求真本質。如開卷的“詩壇群英譜”由副主編黃禮孩介紹70後遊走詩人蔣浩及其作品《海的形狀》,以其對世界獨有的認知展現其“返真”的詩歌典範;“方陣”與“星空”欄目中,輯錄潞潞、唐力、龐采芹、陳小玲等共二十七位詩人作品,陳列詩人敏感細膩的心靈;“情懷”欄目刊載如黃金明的《紀念于東田同學》,以樸素言辭寄哀思,悼逝者,流露詩人間惺惺相惜的情誼。該期的“論壇”欄目亦為讀者帶來驚喜,當代批評家左春和的《“羊羔體”獲獎與文化佔位》,直陳當下文學體制及評獎機制的病態,寄語詩人應堅守道德判斷及精神風骨;著名詩人謝冕為劉艦平的古風詩集撰寫《高山流水有詩心──〈半瞧己丑詩編〉讀感》,正是詩人憑詩相交,巧遇知音的見證。


   《中西詩歌》定價澳門幣十八元,在本澳各大書店均有代售。歡迎本澳及各地作者投稿,稿件可透過電郵發送至:gaogao333@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