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會與澳門科學文化中心合作出版的《15至18世紀港口城巿與跨文化關係》(Port Cities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5th-18th Centuries)(英文版)一書經已面世。該書主要透過對15至18世紀港口城市的探討,剖析港口城市之間的貿易網絡。港口城市作為陸地與海上城市樞紐和邊境的市場,以及中西方語言的交流匯聚點,加上頻繁的相互接觸,發揮了國際和跨文化網絡中心的功能,成為了獨特的社會文化混合體。
《15至18世紀港口城巿與跨文化關係》由澳門科學文化中心主任巴雷多教授及本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博士主編,收錄了6位學者對15至18世紀期間港口城市演變的研究,從語言、宗教、社會以至民族等方面探討作為國際文化交匯中心的港口城市的社會特點、社會功能、覆蓋網絡及城巿的演變。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夏伯嘉的《兩個港口故事──明清時期的澳門與廣州》以及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普塔克的《思考17世紀的澳門及台灣熱蘭遮城──比較當中的差異》,兩篇文章巧妙地帶出澳門作為當時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及意義。前者探討了澳門在明清時期作為廣州的貿易外港,兩個港口的命運交織一起,在中國航海史是一個獨特的例子,在城市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並透過耶穌會的歷史資料,釐清中西交匯長河中二元城市關係的重要性。普塔克教授的文章則以17世紀澳門的政治框架、文化、貿易和經濟等方面與熱蘭遮城作比較。
除了上述關於澳門的文章外,書中還收錄了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錢江的《貿易、移民和旅居社區:中國商人在馬六甲》、葡萄牙天主教大學助理教授Jorge Santos Alves的《馬六甲──伊斯蘭辯論的中心以及新的麥加(1480 – 1511)》、比利時魯汶大學日文課程教授Willy Vande Walle的《荷治時期的馬六甲(1641 – 1795以及1818 – 1825)》以及意大利羅馬大學教授Elisabetta Corsi的《寫作和傳說之間──中國在16世紀末羅馬時期的印刷品》等精彩文章,對研究15至18世紀的港口城巿提供重要的參考。
《15至18世紀港口城巿與跨文化關係》的出版,通過史料的挖掘及整理,豐富了港口城市的歷史資料,填補了此歷史部分的缺口。該書定價澳門幣二百元,現於全澳各大書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