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期的《中西詩歌》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珠海市作家協會聯合出版。《中西詩歌》以尊重自由和開放包容的精神,為詩人與詩歌本身建造呈現真我、百花齊放的創作園地。
本期《中西詩歌》內容豐富,精彩處處。“開卷”即有張曙光選譯波蘭偉大詩人切斯拉夫•米沃什的詩作20首,詩人帶著語言流亡,我們又通過詩歌,跟隨作者在一個分崩離析的世界尋找靈魂救贖之路。“推介”欄目則聚焦廣東兩個新生的文學獎項,選刊了“領悟文學獎”詩歌項和“九月詩歌獎”主獎的得獎作品。“方陣” 欄目輯錄有韓少君、葉舟兩位詩人詩作共24首,在各種或荒誕或淨透的意象背後,折射出作者對紛繁世界的認識、態度和立場。不可不提的還有該期新設的“藝談”一欄,當中有中國當代著名詩人西川的訪談,詩人並不拘泥於形式,以敏銳獨特的藝術觸覺遊走於至美之中。與西川從宋畫談起,漫遊至古詩、新詩、當代水墨畫,再到藝術語言擴展、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藝術與時代生活的交集等等領域,開展一場精神對話。
此外,“翻譯”欄目有李以亮譯《德語三家詩鈔》和莊鵬譯《約爾基•約翰•基斯基寧詩選譯》,帶領讀者跨越時間、空間、語言的阻隔,到達自由深邃的詩歌世界。“觀察”中有周倫佑的《80年代詩歌精神:“流派學”確證》,作者提出“流派學”概念,並以此作為切入點對中國先鋒詩歌的豐碩成果作譜系性的梳理和確認,頌揚80年代的詩歌精神;蘇文健的《第三代詩歌語言的悖論與姿態的偏至》透過對第三代詩歌進行解構,探索詩歌文本向真實回歸的重要性以及詩歌美學的發展路徑。“評論 ”一欄收錄了五則評論,其中周瓚撰文回顧2012年中國內地詩界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與流變;胡傳吉的《詩歌的良知》探討詩歌在抒寫情感的同時,應如何堅守其肩負的道德責任;李濛濛的《在中心和邊緣地帶徘徊》深入解讀作家雷平陽如何在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中以詩作回應,表達出自身對大地及故鄉深深的依戀。
《中西詩歌》定價澳門幣二十元,在本澳各大書店均有代售。歡迎本澳及各地作者投稿,稿件可透過電郵發送至:gaogao333@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