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腦起動 防治「腦卒中」
21/08/2015

20150821185532179.jpg


護腦起動  防治「腦卒中」


「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資料顯示,每年在中國患「腦卒中」致死的人數超過200萬,致殘率高達80%,平均每21秒就有人死於此病。而在澳門,「腦卒中」患者亦有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鑑於現時在防治「腦卒中」方面仍未有完善的醫療服務,澳門基金會與鏡湖醫院慈善會合作推出「護腦行動計劃」,目的為提升「腦卒中」的防治水平,減低澳門市民的患病風險。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腦出血)或阻塞(腦梗塞)而造成血液迴圈障礙,繼而引起腦組織損傷;其可分為輕、重程度,輕微中風的患者有機會在24小時內恢復,重度患者則可能出現神經功能降低、昏迷,甚至會危及生命。鏡湖醫院腦神經外科鄉志雄醫生表示:「『腦卒中』在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而年紀較大之人士、長者、高膽固醇或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相對更高;『腦卒中』病發前都有先兆,例如四肢無力、嘴角歪斜、流口水、口齒不清、突然出現視力模糊等。」


中風篩查成果顯著


要預防「腦卒中」,除了從改善生活習慣著手,如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及定期做身體檢查外,亦可透過「中風篩查」來檢驗患病程度,內容包括了解患者病史、進行血液檢查及頸部血管超聲波檢查,通過分析化驗結果,可以及早找出誘病成因,對預防「腦卒中」大有幫助。


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下,鏡湖醫院慈善會於2012年起展開了第一次「澳門地區缺血性腦卒中高危人群抽樣篩查研究」,透過篩查1,600名「腦卒中」患者,整合了11項致病的高危因素,鄉志雄醫生指出:「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肥胖、缺乏運動、吸煙、家族史、本身患有中風、心臟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壓佔五成,屬比例最高,其次是膽固醇及糖尿病,分別佔四成多及一成七左右;1,600名病人中有39名存在頸部動脈狹窄,其發生中風的機率很高,需要接受「腦血管造影檢查」及進一步的治療,而已完成手術的病人均獲得良好的效果,恢復程度也很理想。」


“護腦行動”是2012年“中風篩查”的的延續和深化。澳門基金會投入澳門幣362萬元與鏡湖醫院慈善會再度合作,透過鏡湖醫院對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加以干預治療,開展臨床研究;項目亦再次獲得國家衛生計生委王隴德院士、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凌鋒及鏡湖醫院顧問醫生團隊等支持,藉以填補澳門相關醫療研究領域的空白,最終目標是希望減低居民患腦卒中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澳門腦卒中的防治水平,造福廣大居民。


資料來源:2015年8月21日力報第16至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