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團發展的一個典範
學術硏究的貢獻不僅在於知識的增量,更在於硏究範式或典範的建立。在其他領域,這一衡量標準同樣適用。回顧澳門近三十年的歷史,澳門優異生參訪團若被列入其中一個重要事件,其價値恰恰在於此點。澳門優異生參訪團舉辦三十屆以及澳門朝陽學會成立三十周年之所以値得熱烈祝賀和隆重慶祝,其意義也在於此。我們不能不對創辦人的膽識和遠見深表欽佩和敬意。
在每年有成百上千、各式各樣訪問團前往內地的今天,旅行團或許並不新鮮,但祖國開放改革之初,百廢待興,信息不暢,生活艱苦,在多數人視往內地旅遊為畏途的情況下,澳門日報和林錦成博士能夠組織澳門優異生遠赴祖國大地參觀訪問,並且將所見所聞廣為報道,讓澳門市民詳盡了解訪問團所到之處的實況,無疑是一項頗具膽識的重大創舉。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良好開端,鼓勵了更多的澳門靑少年前往內地,了解內地開放改革的進步,欣賞祖國山川之美麗,領略中華文化的風采,從而從根本上拉近了澳門與內地的心理距離,大大增強了思歸游子的家國情懷,不經意地為後來的政權回歸及其平穩過渡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澳門優異生參訪團的另一典範意義在於參訪團員成立朝陽學會,與澳門日報攜手合作,充分有效地配置資源,繼續聯絡、凝聚和團結參加過活動的學生,令其形成一個關係緊密的網絡,使得這批新生代可以快速地成長壯大,使得活動的影響得以持續和擴大。三十年後,碩果纍纍。事實上,諸多參訪團員已經成為活躍於當今澳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領域的棟樑之才,成為愛國愛澳、建設特區可以依賴的一股中堅力量。
一直以來,澳門社團是溝通官民關係、緩解社會矛盾的有效機制,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組織形式。時至今日,澳門社團的數目已超五千,而社團活動更數以萬計。在諸多社團中,如何落實宗旨、明晰策略、明確方向,走出一條民主化、專業化、服務型的道路;在諸多社團活動中,如何創新方式、化繁為簡、創立品牌,是當今社團發展的核心問題。
社團的蓬勃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可喜現象,也是公民社會成長的必要條件;但社團數目和社團活動項目的過度擴張,卻可能導致社會組織的原子化以及令其資源大量重複和浪費,難以彰顯社會公平和社會效益,無助於公民社會的構建與發展,甚至可能失去結社的本意。
社團一向是澳門社會結構的基本組織,是政治和諧、社會穩定和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社團文化的健康發展,直接關係到社會進步和政治演進的勢態。因此,社團成立及其舉辦的活動是否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推動了社會進步、增加了市民福祉、培養了治澳人才,很値得社團領袖和市民的深思。我們認為,優異生參訪團做到了這幾點,也正因為此,澳門基金會在回歸後樂意參與其中,期望這項活動持之以恆舉辦下去,並且獲得更好的成績,成為澳門社團發展的一個良好典範。
吳志良
轉載自2012年7月1日澳門日報第D08版:新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