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一國兩制”正確實施供理論資源──訪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
27/05/2014

今年時值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15年來,隨著澳門與內地學術文化合作日趨緊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作為兩地學術交流的重要推動者 和組織者,澳門基金會今年適逢成立30周年。在這個具有雙重意義的歷史節點,記者專訪了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博士。 


《中國社會科學報》:回歸祖國15年來,澳門地區人文社會科學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吳志良:自回歸以來,澳門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在廣度方面,回歸前,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歷史方面; 回歸後,隨著“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落實,社會各界對其他領域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法律、經濟、社會和文化研究有了新要求,造就了今天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 究百花齊放的局面。在深度方面,回歸前,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基礎資料的梳理上;回歸後,因社會經濟的快速變化,開始進一步結合學術理論從事各類型的實證研 究,研究方法也從以質性研究為主,逐步發展至質性與定量研究並重且注重跨學科研究。 


從研究隊伍來看,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及研究生課程的普及,出現了一批熟悉科學研究方法、精通外語的研究人員。令人欣慰的是,新人輩出,佳作不斷,前景令人期待。 


《中國社會科學報》:澳門與內地在學術文化交流方面走過了哪些歷程,現狀如何? 


吳志良:澳門與內地多層次、全方位的學術文化交流,可從20世紀90年代談起,主要通過招收研究生、機構合作和出版三個渠道實現。回歸前,兩 地合作以培養人才為主,例如:當時的國家教委和中國科學院通過澳門基金會在澳門設立研究生招收點,大大方便和鼓勵了澳門學子前往內地深造;而內地一些高等 院校,如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等,也針對當時澳門的社會發展需要而與社會團體合作,在澳門開辦各類型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當然,澳門的高等院校也 適當地招收內地學生,尤其是通過澳門基金會發放獎助學金,鼓勵內地學生來澳進修葡語。


回歸後,兩地的學術文化交流有增無減,內地高等院校每年錄取約200名澳門學生修讀研究生課程,而澳門高等院校中,內地研究生占60%左右。在內地相關機 構的支持下,我們成功將澳門歷史城區申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隨著粵港澳合作的全面開展,兩地合作範圍進一步突出了區域層次,例如:合作將粵 劇申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舉辦“粵港澳學術研討會”等。澳門同時也成為學術文化交流合作的較好平台,使澳門與內地的合作進一步對外擴大,每年舉辦的 “中國葡語教學國際論壇暨葡萄牙語作為外語教學法研習班”,以及通過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舉辦的各項研修班,都是很好的例子。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推進兩地學術交流合作方面,澳門基金會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果? 


吳志良:澳門基金會由1984年成立的前澳門基金會和1998年成立的澳門發展與合作基金會於2001年合併而成,旨在促進、發展和研究澳門 的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科學、學術及慈善活動。澳門基金會在推進兩地學術交流合作方面,一直起著探路人的作用。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先後與廣 東、上海、福建和北京的社科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合作展開一些研究項目,例如粵澳關係研究、青少年行為研究、福建籍移民研究、高科技產業發展研究、環境 產業研究等。近年,我們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深圳大學合作,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法律的實施 情況,以及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展開大型研究項目,為落實 “一國兩制”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澳門基金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一起,推動成立“兩岸 四地學術期刊高層論壇”。此外,2007年起,我們每年組織澳門人文社科界學者前往南京研修,以此讓澳門研究人員了解國家發展的最新情況,並吸收學科發展 的前沿知識,同時也可使內地研究人員了解澳門發展的最新情況,建立聯絡管道。 


另外,通過推動出版項目,使澳門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得以擴大。20世紀90年代,我們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合作,編纂了澳門歷史上第一部百科 全書。回歸後,又與廣東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澳門叢書》23種,與中國文化藝術出版社合作出版《澳門藝術叢書》10種,與三聯(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出 版 《澳門知識叢書》25種,並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開展《澳門研究叢書》、《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和《澳門藍皮書》出版項目。其中,《澳門藍皮 書》自2009年出版以來,已成為一本全面反映澳門社會經濟年度發展情況的權威讀物,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此外,我們還設立“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這是澳門基金會聯同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和廣東省社科聯一起開展的項目,旨在鼓勵兩地研 究人員思考澳門、研究澳門。參與評獎的情況在過去三屆都相當活躍,共收到近1500份參選論文和著作,且每屆參選成果的質量都有可喜進步。近期,我們還將 向內地若干重點院校有志從事澳門研究的碩、博士研究生發放 “澳門研究獎學金”,進一步推動澳門研究向長遠縱深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圍繞澳門回歸15周年,兩地將推出哪些重大學術文化交流活動? 


吳志良:今年適逢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5周年,全國港澳研究會將在澳門舉辦年會,澳門基金會將作為承辦機構參與。本次年會將廣邀專家學者,深 入探討、總結並展望“一國兩制”在澳門和香港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實施情況。此外,澳門基金會將與澳門大學和其他機構合作,舉辦“第四屆澳門學國際研討會”, 同時,與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合作,對澳門學進行深度筆談,並將與中國國家圖書館等合辦“澳門書展”和贈書活動。澳門基金會還與文化部中國民間民族文化中心 合作,編纂 《十部文藝文志書集成•澳門卷》以及開發“澳門記憶”項目;與廣東中山圖書館、葡萄牙外交檔案館和廣東大沿海出版社公司合作,出版32卷《葡 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卷)。其他機構籌辦的活動,亦將陸續公布。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您本人及澳門基金會的積極推動下,澳門學已引起廣泛關注。有學者認為,澳門學的發展重點在於拓寬研究視野和完善理論建構,您對此有何看法? 


吳志良:我完全同意這個觀點。拓寬研究視野和完善理論建構都是為了提升澳門人文社科研究的質量和水平,最終構建澳門的本土知識體系及解釋體系,建立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在拓寬研究視野方面,我相信隨著研究人員的歷練增長,假以時日將可看到實質效果。在完善理論建構方面,我認為有兩個要點:一是“澳門學”的實質內容是什麼,它應覆蓋哪些學術領域;二是對澳門學應採取怎樣的哲學立場,也就是本體論的問題。 


“澳門學”應包含什麼內容,目前學術界還未取得共識。值得留意的是,現階段不少學者認為“澳門學”應指澳門本土的歷史和文化研究,而這種看法 並不全面,其本身就是研究視野廣度不足的結果。我們應將澳門幾個世紀以來的發展進程與世界和祖國的發展進程聯結起來。在時間點方面,更不應單純放在16— 18世紀,而應從澳門歷史發展時期的全域加以觀察。只有通過這條路徑,才能解答“澳門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個重大問題,才能真正認識澳門在祖國歷史進程 中的角色和作用,澳門學才可以體現出其價值。


從這個角度出發,澳門學的研究工作就像三維拼圖一樣,把與澳門相關的每個學科、每個時域的板塊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澳門學完整的研究圖景。所以,我們對澳門學採取的哲學立場,應該是實證主義和演繹主義並舉,根據研究課題的性質、研究資料和數據的保存狀況進行彈性處理。 


在推進澳門學研究方面,澳門基金會將一如既往地扮演推動者、促進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通過舉辦更多的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使有志從事澳門學研究 的人員能通過這些平台,取百家之長,從而達至拓寬視野、完善理論建構、提升研究質量之目的。換句話說,澳門學應為促進澳門全面發展提供學術支撐和知識支 持,為“一國兩制”的正確實施提供理論資源。


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A02版


2014052717255578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