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於中原甲骨文 文字尚未能釋讀
巴蜀印章展揭示遠古文明
由澳門書法篆刻協會主辦,平湖璽印篆刻博物館與濠江印社協辦的“神秘的遠古文明——巴蜀印章專題展”昨假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專題展覽廳開幕。
展覽展出日本及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多位收藏家借出的二十多枚巴蜀印章,橫跨戰國至先秦時期,內涵豐富,彌足珍貴。
多鑄刻各器皿上
開幕式昨日傍晚六時半舉行。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處長辛建波,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澳門博物館文博廳代廳長呂志鵬,澳門藝博館代館長梁錫綿,文產基金行政委員朱妙麗,澳門日報社長陸波,日本秦漢會會長、濠江印社名譽社長陳茗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濠江印社學術顧問施謝捷,日本蒼文篆會顧問和田大卿,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大豐銀行副行長盧潔兒,西泠印社理事唐存才,澳門書法篆刻協會名譽會長姚繼光、會長蕭春源出席主禮,到賀者衆。
蕭春源表示,此展屬我國地區同一主題首展。巴蜀文化在四川境內,其特殊文字銘文多鑄刻在青銅器、禮器和兵器上,這種銘文有異於中原甲骨文、金文、小篆,大概可分兩種,一是類似埃及象形文字的符號,另一種類似漢文而又非漢字,這些文字是目前尚未能釋讀的我國先秦文字,特別是巴蜀璽印,晚清時很少發現。
直至民國時期,有藏家以為是先秦圖紋印,將之輯錄成印譜,才獲世人重視。尤以三星堆遺址的發現,令人重新認識巴蜀文化的重要和神秘,璽印更為藏家所追求。
展出廿五枚實物
展覽獲日本藏家尾崎蒼石、和田大卿、平出秀俊,以及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藏家借出七十三件珍品,製作精美圖錄,補充前人輯錄之不足。因場地所限,現場僅展出廿五枚實物,質地有水晶、銀、銅,鈕製有犀、獸、觿、鼻鈕等,雕鏤特別,十分精細,前所未見。物雖小,但蘊含的遠古文明研究價值,遠超一般璽印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印章。藉此展覽有助大衆深入了解巴蜀文化,更有助推動研究巴蜀文化。
施謝捷表示,展覽籌備了一段日子,精品匯聚。
巴蜀印章反映的既是巴蜀文字、巴蜀圖語或巴蜀符號,即使可與古埃及文字相對照,有共通點,然而不能反映一切,具一定神秘性。當下發掘出的巴蜀印章僅四百多枚,如今在澳展出廿五枚,實屬難得。
展覽獲文化局和澳門基金會贊助,藝博館大力支持,展期至明年一月十三日。
資料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8-12/29/content_1320629.htm
澳門日報 12月29日第B01版: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