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小街道大歷史
老一輩的人經常形容,相比起“廣州城”和“香港地”,昔日的澳門仿似一條細小的街道。雖然今日本澳已朝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發展,但澳門街道確實是與別不同。藍白瓷磚街牌、葡式碎石路、街名含有故事性,這些都是澳門街道的一大特色。
為了向市民旅客揭開澳門各區的街道奧秘,由澳門歷史教育學會主辦、澳門基金會支持的一系列“二○一九年度澳門歷史文化考察活動”自今年五月開始以來,坊間反應熱烈,每團的二十個名額,基本上都滿額。在今年內,該會預料可辦三十個文化考察導賞團。
從攝影角度看歷史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黎舒琪表示,學會由一群歷史老師及文博工作者組成,一直致力推動本澳歷史教育,因此在二○一七年開展“澳門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課程”,加上原本已有配合課程的“歷史文化大使學界考察活動”,讓中學生在完成課程後可以成為導賞員,帶同學漫遊澳門。
上述課程亦設公眾班,學會從中發現市民對澳門的本土歷史,亦抱有很大的興趣。為向公眾推廣本土歷史及將歷史教育與社區連結,該會遂於今年舉辦三十個不同主題、面向公眾的導賞團。導賞員方面除了找一些對澳門文化比較熟識的人,也找一些公眾班給學員負責,給予他們實習的機會,親身帶居民遊走於澳門的街道小巷,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陳顯耀是本次計劃的特邀導賞員之一,身為澳門著名的攝影師,他的作品專注於捕捉人物、事件、歷史遺跡,以及追蹤這個城市的發展軌跡。是次應學會邀請,他在夏末秋初一連五個周末帶領大家以相機鏡頭記錄澳門之美,他認為學會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某程度上吸引了年輕人參與,加深認識本土的歷史,從攝影角度而言,大家也可發掘小城的各種獨特之處。
人民景觀的歸屬感
陳顯耀表示,關前街、路環漁村、下環圍里、康公廟前地一帶的內港風貌,本身包含着很多有趣事情。特別自澳門在十六世紀開埠以來,城市經歷數個世紀發展,中西文化在城市相遇,廟宇與教堂為鄰,中式大宅與西式別墅相依,圍里與街道交織,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在下環圍里,就曾有不少名人志士在此留下偉績,亦有不少人從此地離鄉別井,當中發生過很多事,其中,該區最有名的可算是鄭家大屋。
在關前街文創商圈,該處距離大三巴牌坊約十分鐘路程,不但聚集了許多文藝和創意小店,巷弄牆上塗鴉彩繪,也展現了新潮的藝術氣息。由於街上的建築物有多年歷史,與市中心的新興大樓及金碧輝煌的賭場飯店區,比起來更顯幾分落寞。但我們仍可以在那處找尋失去的關部行台,重溫百多年前老店,見識有百年歷史的康公廟,追蹤“花國三街”,包括福隆新街、福榮里、宜安街的趣聞逸事,直至二戰後,澳門開始禁菸禁娼,“花街柳巷”的景象才成為歷史。
至於公眾對本次活動的反應,黎舒琪表示,據參與者趙先生及其太太反映,他們自小在澳門成長,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在大街小巷看到不同的建築物,但並不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透過這一系列活動,加深了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過去,有香港朋友來澳,也僅是食一件葡撻,甚至在路環棚屋拍照留念,自己通過周圍閒逛,也得到不少意外收穫。特別是十月初五街,原稱泗街,其後為紀念葡萄牙的共和革命,才改為現名,由於靠近內港碼頭,在上世紀初是一條繁華的街道。
中國人有一句話,生於斯長於斯,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在這次考察上,亦組織參與者赴離島了解澳門近年的發展。除了由村長吳觀祥帶領深入黑沙村,了解澳門現存最古老的村落,陳顯耀亦帶領大家去拍攝隱藏於氹仔市區內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紀念碑花園,皆是一般市民遊客不常到訪之地。
認識海岸線的變遷
隨着海洋花園附近展開填海工程,氹仔外圍的大型建築物相繼興建,澳門的城市景觀及天際線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陳顯耀說:“首先現在我們所處的童軍總會位置,原先並不是這樣。該處在百多年前,是抵禦海盜的氹仔炮台,其後被改建為總督別墅。直至一九九九年,澳門童軍總會選址運作,其中的大炮和石碑仍保存完好。在這十多年間,炮台沿岸因填海和用作西灣大橋的落腳點,昔日的沿海風光已不復見。”
陳顯耀指出,在氹仔海濱休憩區,即海洋大馬路行人天橋落腳點,至嘉樂庇總督大橋橋頭的位置,該處的海岸線變化是最大的。隨着新城C、D區填海地規劃發展,這也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雖然就攝影角度而言,這個地方並不美麗;但由歷史來考量,我們是要拍將來的事物,尋找及記錄的澳門歷史,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除了氹仔海岸線的發展變遷,路環市區棚屋也訴說着昔日的光輝歲月,在路環荔枝碗馬路的廢棄造船廠,這裡看起來很荒涼,只有鐵皮屋相互間連結在一起,偶爾聽着家犬的叫聲。參與者跟着陳顯耀的步伐,走到沒有燈光的船廠內,靜靜地走進一間又一間造船廠拍照,雖然滿地鐵釘木屑,但在每個鐵皮簷篷下都充滿驚喜。
消失前的最後記錄
陳顯耀表示,人們較多傾向於唯美攝影,只喜歡作為比賽之用,路環市區是最後一片保有老澳門漁村風味的地方,舊碼頭、鐵皮棚屋、鹹魚檔,這都是我們似曾相識的事物,希望大家趁政府尚未重整,可以用相機記錄該處的變遷。特別在日落時份,可以在碼頭前地,想像昔日上船的地方,想像人們當年揮袖送別的情景,或回望路環沿岸的漁村風貌,眺望橫琴新區,在鄉村馬路一帶追憶情侶的甜蜜時刻。
澳門在回歸二十年間,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地理空間得到很大的發展,小城的文化內涵,本身就非常豐富,街道種類也很多,路、街、巷、涌、圍,甚至是“石級、斜坡、斜巷、土腰”這些名稱,外人更是摸不着腦。
至於明年會否舉辦相關活動,豐富市民認識澳門的文化肌理,黎舒琪表示,學會期望先做好這三十團文化導賞活動,在今次活動之中,學會亦先後開展“從葡荷大戰看澳門軍事發展”導賞,設計“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華遊”,了解土地信俗、神像木雕、鮮魚行醉龍節、花地瑪聖像巡遊、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及土生葡語話劇,以及認識澳門的世遺建築。此前,學會亦在路環九澳村做了一些考察活動,以教堂做主題介紹澳門故事,甚至以青洲山為題材,組織學校師生在該處考察山上的碉堡及地形,未來更會做不同類型的生活節慶等題材,向街坊鄰里推廣社區情懷。
文、圖:靜 心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資料來源: 2019-10-20 澳門日報
https://h5.newaircloud.com/epaper_detail?newsid=9107762_aomen&a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