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結業禮順利舉行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合辦,澳門理工學院協辦第一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結業禮已於2018年2月9日假置地廣場酒店藍宮宴會廳順利舉行,第一期的課程一共培養了117名歷史文化大使。

出席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中央駐澳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薛曉峰,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主席吳志良,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級助理邵彬,澳門理工學院院長代表中西文化研究所教授王五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鍾怡,莫志偉,羅奕龍,李兆祖,林廣志以及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當晚出席活動的還有一眾新晉歷史文化大使、學校及社團代表,共約180人。

結業禮上,中聯辦薜曉峰副主任祝賀各位畢業學員,並分享了三點主要體會,一是把澳門歷史文化放到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把握;二是把澳門歷史文化工作放到國家發展的策略大局中謀劃;三是把澳門歷史文化傳承放到日常生活中推進。他期望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今後更積極主動謀劃和開展工作,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學術交流、考察參訪等,增加青少年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認知和對國家民族的認同,為澳門“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奠定文化基礎。

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吳志良主席於致辭時提到,青年學生既是澳門的未來,也是國家和世界的未來。他們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推廣歷史文化的中堅力量。他期望透過歷史文化大使的培訓活動,培育種子學生、種子青年和種子教師,讓他們深刻認識澳門的歷史演變與文脈傳承,深刻認識澳門歷史文化與中華歷史文化的血脈關係,深刻認識澳門與世界的聯繫及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並將此傳播開去。期望參與培訓計劃的學員,肩負起文化傳承者的重任,將澳門這個家園的精彩之處與身邊的朋友分享。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表示,學習是從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到澳門、國家、世界的同心圓過程,環環相扣。歷史上,澳門與內地命運相連,休戚與共,愛國愛澳是澳門人的核心價值和重要傳統。學習好澳門本地歷史文化,將有助年輕人更好地學習、吸收和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內容,進而更深刻地認識澳門與內地的歷史聯繫。

培訓計劃的學員代表許漪靜同學則與大家分享,參與活動給她最大的感觸是重新認識了澳門。課程讓她學習到許多鮮為人知的澳門故事,如澳門名字的故事、習慣的形成、街道的歷史等,收獲遠超出預期,這些都是澳門的文化,獨一無二,應當好好傳承和弘揚。

結業禮上,主辦單位分別向四班畢業學員頒授結業證書,並頒發了多媒體推廣作業比賽的冠、亞、季軍及網絡最受歡迎作品的獎項。

第二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亦已開始接受報名,相關章程及申請表格可於澳門基金會網站(www.fmac.org.mo)下載,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如欲查詢詳情,歡迎聯絡特別計劃處吳先生(8795 0958)或羅小姐(8795 0927),電郵:dpe_info@fm.org.mo。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博士於結業禮上致辭

中聯辦薜曉峰副主任頒發多媒體作業網絡最受歡迎獎獎項

主禮嘉賓與‘’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畢業學員合照

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舉行本年第一次平常會議及參觀澳門培正中學中華文化館
第一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