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粵港澳台文化交流研討會圓滿結束
18/12/2010

澳門基金會、廣東省文化學會、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台灣中國文化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九屆粵港澳台文化交流研討會──城市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於12月17日完滿結束。會議主題圍繞着城市文化創意的產業化進行探討,專家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現場氣氛認真又熱烈。


   “第九屆粵港澳台文化交流研討會”於12月16日在廣州科學城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開幕式,接著,來自四地的專家學者一連兩天在該院展開研討。參加本屆研討會的澳門學者來自九個學術團體及機構的代表。研討會開幕式由前廣州市政協主席、市委副書記鄔夢兆、廣東省文化學會顧問郭煥之、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李明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主任鄭貞銘、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主席朱傑民等代表主持,鄔夢兆主席在開幕式上對過去十七年舉辦的八屆交流研討會作出了總結及回顧,並為四地能在每次會議上取得一定的成果而感到高興,期望往後的每一屆研討會能繼續取得成效,並繼續加強及促進四地之間的文化交流、增強友誼。


   研討會上來自本澳新視覺學會副理事長呂開顏、澳門魔術藝術家協會主席翁達智分別就城市形象以及魔術表演在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定位和與會專家進行探討。他們認為澳門旅遊市場表面看似興旺,但博彩成份主導整個市場,多元不足,而旅遊路線規劃、周邊產品深度包裝、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仍需加強努力。澳門近年大力發展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國際水平的節慶活動,在滙集人氣同時亦為本地培養不少文創產業人才,若給予適當的空間及產業政策扶持,相信文創業界能逐步承擔提升城市文化氛圍、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的階段發展任務。


   香港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主席朱傑民認為,城市文化創意的產業化需要保護、尊重傳統文化並融入當地的特色和個性,積極創新,“粵港澳臺四個地區都有個性鮮明的城市文化,深具互補性”。他希望“城市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可以推動文化產業成為被國家認可的獨立的一個產業,而不是現在這樣歸於第三產業”。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鄭貞銘教授則直言:“文化是國家發展的命根子”。他希望中華文化能借助中國企業世界範圍的推廣而走向國際,因為“中華文化的推廣將是全世界都受益的事”。同時,他也特別提醒文化創意的產業化不能只講賺錢。他還鼓勵年輕人應該擔當創意主力軍,年輕人富有想像力,城市文化創意的發展少不了年輕人的推動和努力。


   “粵港澳台文化交流研討會”已連續舉辦了八屆。主辦方希望透過續辦該研討會,加深四地專家學者對關注的主題加深研究及認識,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促進各方的交流活動,搭建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