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搭建台灣與澳門文化交流平臺,宏揚中華文化藝術,澳門基金會、民政總署及澳門藝術博物館於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舉行「美麗河山-江明賢墨彩個展」,展覽於4月20日下午六時舉行開幕式,同場首發同名畫冊。
江明賢教授是享譽海內外、藝貫中西的著名水墨畫家,1942年出生於台灣台中縣。早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並留學西班牙國立馬德里聖‧斐南度美術學院(La Escuela Superior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Madrid)獲碩士學位。曾任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教授、系主任、所長。江教授從事美術創作40多年,學生時代即才華早露,曾榮獲台灣地區全國青年學藝競賽和師大美術系展國畫第一名。1981年台灣教育部選派出席巴黎主辦的「現代中國畫新趨向」展覽,1988年獲台灣地區最高文藝獎。其作品在海內外舉辦過50餘次個展,參加過百餘次重要海內外聯展。
1988年七月,江明賢教授應大陸文化部中華文化聯誼會邀請,赴北京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舉行個展,成爲四十年來首位親赴大陸舉辦個展的台灣土生土長畫家,廣泛引起兩岸文化藝術界的震撼與迴響、開啟了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先鋒。2005年7月,在文化部規劃「台灣巨匠系列」之邀請下,江教授再度於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等舉行巡迴個展。中國美術館更主辦「江明賢作品學術研討會」,計有中、日、美、法、台等地專家學者和藝評家提出論文參予研討。
江教授的作品不僅強調中國水墨畫的特質與內涵,宏揚了「文人畫」中特有的意境與氣韻。以寫生為基礎,加上心靈主觀表現,在構圖、形式與佈局上,則適切採擷西畫的精髓,形式與意韻兼具之效果,並融合中西的美學精神與技法,而開創出個人獨特的創作風格。
此次江明賢教授應澳門基金會之邀舉行「美麗河山─江明賢墨彩個展」,展出多年來兩岸各地甚具人文特色之自然美景、風土民俗、古蹟建築物等。同場也展出江教授個人費時一年獨立完成之一幅長36公尺、寬34公分之《新富春山居圖》。全卷以春夏秋冬之季節時序,起自千島湖,並貫穿新葉古村﹑建德大橋﹑三江會合處﹑七里灘小三峽﹑嚴子陵釣台﹑江南龍門灣﹑桐君山﹑黃公望故居﹑富春畫舫﹑六和塔,以迄錢塘大橋止,以秀麗風光和人文景觀,嘗試中國畫創作的新手法。在內容、形式與技法表現上皆反映作品之時代性,呈現今日富春山水的新景象和新面貌。
此次展覽為澳台二地的盛大的文化交流,澳門市民可親睹藝術大師的創作風采,欣賞一場精采的美學饗宴,展覽由4月21日至5月13日免費對外開放(逢星期一休館)。歡迎澳門社會各界參觀,如有垂詢,敬請致電28727066查詢或登入澳門基金會網站www.fmac.org.mo 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