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消息】中國文聯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昨日閉幕,中國文聯副主席趙化勇總結發言,香港藝發局主席王英偉致閉幕詞。趙化勇指出,今屆論壇圓滿成功,與各方努力分不開。概括論壇有三大優勢、四大收穫,影響深遠。兩岸四地與會者認同彼此的文化同源同根、血脈相連,透過論壇可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文化交融持之以恆
閉幕式昨日中午十二時假香港沙田凱悅酒店宴會大禮堂舉行,由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陳建文主持。趙化勇總結論壇成果表示,本屆論壇成功在港舉辦,充分反映三大優勢:一是兩岸四地藝術界高度重視論壇,各方通力協助,更獲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親臨香港出席開幕式並作大會發言,闡述論壇的意義與深遠影響力;二是論壇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匯聚兩岸四地藝文界及專家學者,商討四地未來的文化交流與發展現狀,極具前瞻性。四地專家分組討論,暢所欲言,更有專家走進兩所大學開講,令論壇影響力得以延伸;三是與會代表既有老一輩德高望重的表演藝術家,也有才華橫溢的中青年文藝骨幹,認真探討,真誠交流,擦出藝術火花。
趙化勇總結出四大收穫:一是進一步讓兩岸四地專家學者交流研究成果;二是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三是凝聚發展共識;四是促進彼此的理解、增進友誼,認為藝術論壇已發展成兩岸四地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深信文化交融是長期而漫長的過程,需持之以恆,各方繼續努力,才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挖掘地區文化特色
王英偉表示,作為當代藝術人,促使年輕一輩傳承與發揚中華文化,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是屆論壇可見兩岸四地精英做到審時度勢,為共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出謀獻策。
有與會的澳門代表於分組討論中反映本澳劇場發展面臨藝術人才、師資、演出空間等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冀借鑑台灣經驗。有代表反映,港澳需長遠的文化政策,另有代表希望各地能積極挖掘自身地區的文化特色加以發展。長遠要促進產業發展,應對本地區傳統的、地方特色的及技藝極強的藝術項目,適時推出完整的產業發展規劃。
文創產業突出原創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鍾怡認為,未來要更好地拓展本土文創產業,突出原創最重要。希望各界懂得善用中西文化交融的優勢,借助中葡合作平台,加強與兩岸三地文藝界的合作。建議有關部門多參與三地的國際文化品牌盛會,更好地輸出本地優秀節目,讓演出團體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認同澳門有必要完善培育藝術專才,想方設法普及藝術到生活中,進一步提升整體城市的人文素質,才能配合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的主流方向,與各地達至資源共享。
昨日上午九時,大會同場舉行圓桌交流會議,讓兩岸四地藝文界回顧及展望四地藝術交流,氣氛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