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已對保留任何介質的珍貴檔案發出呼籲,務求令人類記憶更加完整,從而更好的傳承文化及創造未來。為進一步推動澳門社會對文化保育的意識,尤其是對文獻遺產的保護及管理,探討引入國際文獻教育與研究的理念,以新的視野結合本土文化特色探討澳門文獻事業發展,澳門基金會聯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 教育與研究工作組、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於12月1日(周六)上午9時30分在澳門新口岸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辦“世界記憶研學與澳門—— 文獻遺產新視野”國際論壇。
UNESCO近年啟動了一項名為“世界記憶研學”(Memory of the World Studies)的計劃,旨在針對文獻檔案的長效管理與利用提出跨學科和國際化的教學理念研究模式,特別是利用現代資訊和通信技術,從新的視野向世界推動保育文獻以及信息化服務的知識,並強調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開展計劃。
澳門基金會多年來一直大力推動本地文獻的整理工作,更注重與國際社會的聯繫。近年曾多次組織本地學者參與UNESCO有關文獻遺產研究的國際會議,並與UNESCO合作在澳門舉辦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區委員會全體會議,以及支持澳門天主教文獻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目前更在籌備“澳門記憶”大型項目。主辦單位認為,自2010年澳門天文教檔案文獻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開始,澳門文獻遺產的價值獲世界認同,而如何有效提升本地文獻遺產的保育以及網絡化管理知識,更值得社會關注。因此,冀通過本次論壇,集合本地學者以及國家專家的見解,探討未來在澳門舉辦短期研學坊活動的可行性,更希望組織有志的澳門年輕人能參與計劃,通過UNESCO以及本地專家的互動性講座、到外地實地考察等的互動方式,擴大本澳的文獻保育團隊,對啟動“澳門記憶”大型項目,以及提升本地文化建設均具有現實意義。
出席本次論壇的國際專家有UNESCO北京辦事處傳播與信息部顧問 Andrea Cairola博士,以及UNESCO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Roslyn Russell博士、諮詢委員會委員兼前國際圖書館聯合會主席Ellen R. Tise女士,諮詢委員會—— 教育與研究工作組“教研組”主席Lothar Jordan教授,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區委員會發言人朱福強教授等,聯同香港及本地教育界、圖書館界、檔案界,以及文化保育人士等,就世界記憶研學計劃在澳門推行的意義及模式展開討論。主辦單位亦將在論壇上公佈早前就世界記憶研學計劃在澳門推行的可行性展開的問卷調查結果。論壇向公眾開放,有興趣出席的人士可致電 66607117 或 87978525與陳思恩小姐聯絡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