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嘉善堂,供奉醫靈大帝。醫靈大帝並非指某一人,而是一個代表多位古代名醫的神祇,如華佗、炎帝、鶣鵲、孫思邈等。醫靈廟始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廟內雖然香火冷清,但內裏文物不少。有一對長聯達60字,可謂澳門長聯之一。該聯為“光緒廿六年歲在庚子閏中秋之吉”,“前山福善堂敬送”。還有另一清代文物宮燈,燈腳銘字“鐵城悅來街傅昌棧承造”。“鐵城”為石岐古稱。此外廟內華美亮麗的巨型木製神龕,由澳門本地製造。
1987年,海島市政廳曾出資重修了這座古廟。氹仔嘉善堂是目前全澳廟宇之中,兩所不以廟宇名之的廟宇之一,另一為三街會館。嘉善堂前身類似同善堂之組織,《澳門日報.新園地》濠江客《氹仔•嘉善堂•行善公會》一文,附刊嘉善堂創辦章程,説明該堂是一個慈善文化團體,籌集善士捐款,用作“送藥劑丸散、贈醫、宣講、送善書、執字紙等事”,服務社群。堂內並供奉有關神祇“醫靈大帝”,供人膜拜,祈祐福壽安康。其後,嘉善堂停止運作,而神祇照常受人膜拜,被呼為“醫靈廟”。這種情況仿如三街會館,原是商人聚議之地,也供奉關帝,後會館失去作用,被稱為“關帝古廟”。今日嘉善堂已變為廟宇,慈善功能已全失。
地址:氹仔施督憲正街
資料來源:澳門街道網及澳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