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僅30平方公里、60余萬人口,經濟以旅遊博彩業為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座城市究竟有何優勢?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它如何融入?今日上午,在“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思路智庫理事長郝雨凡接受人民網專訪時指出,澳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傳播優勢,是中國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和技術交接中心之一,更容易用西方人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郝雨凡認為,澳門可以發揮文化輸出的作用。澳門是一個文化融匯的地方,是中國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和技術交接中心之一。在此方面,澳門有傳播優勢。“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經濟輸出,更重要的是要讓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中國故事和中國經驗走出去,發出與西方價值體系不同的中國聲音。
談到澳門如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郝雨凡表示,搞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確是澳門參與“一帶一路”的一個重要抓手。澳門單憑一己之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恐怕貢獻的力量有限,如果澳門能在加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抱團出海,將能釋放更大的能量。
“大灣區建設最關鍵是要能夠做到互通,這個互通是多方面的,比如說物流、資訊、資本、市場,甚至社會服務,這些方面現在都沒有完全做到互通。” 郝雨凡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在硬體上是迅速地連接起來,但是軟體上、配套上,方方面面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澳門應該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去積極投入,只有融入到大灣區,澳門對“一帶一路”的影響才會成倍增加。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思路智庫理事長郝雨凡接受人民網專訪
資料來源:人民網
鏈結:http://travel.people.com.cn/n1/2017/0609/c41570-29329756.html